第二部 麥哲倫號(第2/5頁)

“很顯然,這樣一個緊密的社群不需要太多空中運輸,他們的道路系統已經相當完備了。但我們還是沒能偵測到任何通訊信號,也沒有發現衛星——我們原來以為他們肯定有氣象衛星,但是他們連這個都沒有;不過話說回來,可能真的是不需要,他們的船只大概不會行駛到看不見陸地的海域。況且,除了三座島嶼之外,他們也實在沒什麽地方可去。

“情況就是這樣。形勢非常有趣,算是個大大的驚喜;至少我希望如此。好了,各位有什麽問題?是的,羅倫森先生?”

“試過和他們聯系了嗎,長官?”

“還沒有,我們認為,在對他們的文化水平作出確切評估之前,不能貿然聯系,因為我們無論做什麽,對他們而言都可能是強烈的震撼。”

“那他們知道我們來了嗎?”

“大概還不知道。”

“可是他們肯定已經看到我們的引擎光了!”

這話很有道理:一架開足馬力的量子噴射推進器是人類最壯觀的發明之一,它發出的強光與核爆不相上下,但在時間上能持續數月之久,而不是短短的幾微秒。

“的確有這個可能,但我表示懷疑,因為我們的減速飛行主要是在太陽的另一面完成的。在日光的照射下,他們不太可能看見我們。”

接著,有人問出了每個人都在思考的問題。

“長官,這會對我們的任務造成什麽影響?”

瑟達爾・貝若有所思地望著那名提問者。

“這個問題目前還無法回答。如果下面有幾十萬或者隨便多少人類,我們的任務就會完成得容易些;至少會完成得更開心。可是話說回來,如果他們不喜歡我們……”

他聳了聳肩,表示余下的不言而喻。

“我想到了一位老探險家對同事的忠告:如果你覺得當地人是友善的,他們通常就會表現出友善;反過來也成立。因此,除非有相反的證據,我們還是假定他們都是友善的吧。如果事實上相反,那麽……”

說到這兒,船長的表情嚴峻起來,嗓音裏也充滿了威嚴,那正像是一位率領偉大的飛船、跨越五十光年宇宙的指揮官。

“我從來不主張強權即公理,但武力永遠是一顆定心丸。”

07 末日的貴族

真是難以相信:他真的蘇醒過來了,生命又能重新開始了。

羅倫・羅倫森少校明白,自己永遠也無法從那場悲劇中徹底脫身:悲劇已經延綿了四十多代人,並在他的有生之年達到高潮。在新生的最初幾天,他的內心一直被恐懼所占領。即便是麥哲倫號下方那顆充滿希望和神秘的星球也不能讓他擺脫一個想法:今夜當他閉上雙眼,沉入兩百年來的第一次自然睡眠,會有什麽樣的夢境等著他呢?

他曾經目睹了任何人都無法忘懷的景象,在時間終結之前,那景象都會縈繞在人類的心頭,無法散去。通過飛船的望遠鏡,他親眼看著太陽系走向了滅亡。他看見火星上的火山十億年來首次噴出巖漿;他看見金星的大氣被吹進宇宙,片刻的赤裸之後,它自身也被太陽吞噬;他看見那幾顆氣體巨星逐個爆燃,成為一團團熾熱的火球。然而,和地球的悲劇相比,這些都只不過是空洞蒼白的景象。

那場悲劇,他在攝像機裏親眼目睹了。有人獻出生命的最後時刻,將攝像機安裝到位;但是和這些無私的人相比,那些攝像機也只是多存在了幾分鐘而已。他看見了——

——他看見大金字塔泛出暗紅,然後塌陷成了一灘熔巖——

——他看見大西洋在瞬間幹涸,堅硬的海床裸露了幾秒,隨即被洋中脊湧出的巖漿再度淹沒——

——他看見巴西的叢林一片火海,火光中升起的明月在夜空中熊熊燃燒,那光芒甚至堪比幾分鐘前最後一次落下的太陽——

——他看見數公裏厚的遠古冰川化為氣體,埋藏於其下的南極大陸短暫地露出了真面目——

——他看見雄偉的直布羅陀大橋在半空中熔解、崩塌——

在末日前的那個世紀裏,地球上到處遊蕩著鬼魂;它們並非死者,而是永遠不能出生的嬰兒。在最後的五百年裏,地球上的出生率一直很低,這是為了將最後時刻的人類總數維持在幾百萬左右。於是,一個個城市沒有了人煙,一個個國家遭到了遺棄;剩下的人類聚居到一起,共同迎接歷史的最後一幕。

這是一個奇特的時代,人類在絕望和狂喜的兩極之間往復搖擺。許多人試圖依靠傳統的消遣忘卻命運,他們吸毒、濫交、投身危險的運動,甚至有人玩起了小規模的戰爭遊戲;只不過戰事受到密切監控,武器由雙方協商定奪。同樣流行的是五花八門的電子宣泄,有人投入了無休無止的電子遊戲,有人迷上了互動式戲劇,更有人直接刺激腦部獲得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