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嫁妝的用處(第4/5頁)

處理完了添妝,便是昨日新收的見面禮了,也有小半箱子,不過這些就都不如前面的添妝珍貴了,也不如她昨日派出去的值錢。

畢竟做好的綢緞衣裳鞋襪另配了繡工精致的扇子荷包等,少說也要十兩一套,這一人一套一對長輩就是二十兩,不過這些都是府裏做的 。

不過也正常,她的身份地位擺在這裏,若是給的禮輕了反倒會惹人閑話。她仔細看了看桂枝遞過來的單子,老太爺他們這些親眷男子都給了銀錢,十兩、五兩、一兩不等。

老太爺、大老爺還有族長都給了二十兩,族長長子和姑丈給了十兩,幾位舅爺一人給了一兩,這些銀兩和大錢加在一起也有一百兩了。

有些新得很應是新換的,這是給他們夫妻,給這個小家庭的,劉玉真讓桂枝把這些單獨放開了,不和她的錢混在一起。

暗暗想著等以後小家庭裏要用什麽錢就先從這裏面拿。

婆婆張氏給了一對鳳尾金步搖,給的時候很不舍的樣子,相比之下二太太戚氏給金戒指的時候就大方多了,就是族長夫人給金耳環的時候也很和善。

大嫂小張氏和二嫂吳氏的都差不多,應該是之前商量好了的。姑太太則給了兩個細細的金手鐲,張家幾個舅母分別給了細細的銀簪、銀耳環、銀手鐲,看起來是一套的。

還有其他人,銅簪子、銀丁香耳環、大紅布頭……

劉玉真略看了看實物,再把單子上的親眷關系理了理,與他們送的禮對應起來,便讓桂枝收起來,這些她都準備不戴,就當留念了。

如此,她這次嫁人,得到了田地山地上千畝、大小宅院四座、鋪子四個、綾羅綢緞皮子布匹一十六箱、古畫古董古玩擺設一十八件、頭面就有二十八件。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千兩白花花的現銀,一千兩銀票,總價值超過八千兩銀,每年還有約八百兩的活錢進賬,加上莊子裏四季送來的果蔬雞鴨、糧米柴油等等,發了筆大財。

越看越是高興,劉玉真喜滋滋地道:“桂枝,這些日子大夥兒都辛苦了,你去和嬤嬤說,這個月給發雙份的月錢,你們幾個各賞銀一兩,你再去把那匣子素銀簪子取來,一人發上一支!”

桂枝做了個福禮,笑道:“謝姑娘賞!姑娘,還有這個,這是放在裝著您日常衣裳的箱子裏的,嬤嬤也不知道是什麽,特讓我帶來給您。”

“這是什麽?還挺好看的。”

“姑娘也不知嗎?瞧著珍貴得很,會不會是府裏太太私底下給您的貼補啊?”桂枝小聲道。

劉玉真接過匣子看了看,搖頭,“母親沒有告訴過我有這麽個東西,能打開嗎?”

桂枝搖頭道:“不能呢,試了沒打開,拿著輕飄飄的,也不知道裏頭裝的是什麽。”

劉玉真也不在意,隨手放在了裝有田鋪契書的匣子的上面,道:“我知道了,鑰匙都放在一起了吧?”

桂枝道:“是的,就放在姑娘日常用的梳妝箱子裏,今早我還看見了呢。”

劉玉真點頭,“那就好,你再去找嬤嬤拿對牌,把我們在家裏做的小孩兒衣裳找出來。”

桂枝瞬間明了,“姑娘您是要把先頭給慧姐兒和康哥兒做的新衣裳找出來嗎?他們的衣裳是該換了,康哥兒昨天和今天都是穿著同一匹料子的,模樣還好但針線一般,且尺寸有些大呢。”

“至於慧姐兒她今日穿的是舊衣吧?瞧著那樣式好像是家裏去年送來的,有些小了哪像大家閨秀?別說和府裏的姑娘們相比,就是縣裏頭但凡有些家底的瞧著都強些。”

“你以為還在家裏啊?”劉玉真解釋:“陳家的境況你瞧待客的堂屋便知道了,沒什麽名貴擺設,木頭還比不上我們屋裏的,家裏的幾個下人穿的都是粗布短褐上頭還有補丁。”

“哪像府裏的有四季衣裳,老少爺們這些主子就更不必說了,針線房日夜不停流水似地送去,得寵的還專門配上幾個針線上人,家常的衣服穿一兩次便賞了人……”

桂枝輕笑,“姑娘說的可是大姑娘?她在家時可是配了四個針線上人,最愛蜀錦,有一陣子非蜀錦不穿呢。”

劉玉真也彎起嘴角,“蜀錦色彩明艷,最得大姐姐歡心。”

桂枝湊過來小聲地說。“要我看啊,還是大太太給的那匹雲錦最好,老太太都愛不釋手呢。”

劉玉真這回笑出聲來,“你呀你,盡會耍這嘴皮子,如今咱們來到了陳家,往後啊驚醒著些,這等非議長輩的事情就莫要說了。”

想了想,她又道:“再有那柔軟的細棉布收拾出兩匹,還有顏色穩重的料子也找些,中秋重陽已過,冬至節禮也要預備起來了,今年要預備著給府裏頭老太太,母親的衣裳,家裏頭這邊也有祖父、公公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