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嫁妝的用處(第3/5頁)

陳老大點點頭,可不是這個理,普通的鄉下婦人嫁妝能有兩擡就很得夫家看中了,可不管是大劉氏還是小劉氏,嫁妝都是論車的,滿滿的擺了一院子,這些東西他們老陳家可不能碰,沒得讓人戳脊梁骨。

這世間風俗和朝廷律法都規定了女子的嫁妝為自己所有,待去後分給子孫的,若是沒有子孫則要返還娘家。

所以誰家要是敢打兒媳婦嫁妝的主意,不說親家不同意還會壞了名聲,連累得整個宗族,整條村都娶不上好媳婦。

想到此處,他又不放心地仔細解釋道:“老三娶的這兩個媳婦啊,帶的多是浮財,田地不多,先頭那個去的時候都商議妥了,她的嫁妝就分給慧姐兒和康哥兒這兩個孩子,這是咱們親孫呐。”

“後面娶的這個就分給她自己生的孩子,也是咱親孫,如此兩邊就都差不多,他們日子也安穩。”

頓了頓,又說道:“你別看這兩個嫁妝都多,可是將來老三謀官的時候用的銀子也多,先劉老太爺就用盡了劉老太太的嫁妝,後補上的,劉家這次結親也是有這個意思。”

張氏沉默了,半響道:“我也不是那等惡婆婆,只要他們好好的,不會為難她的。”

陳老大也是沉默了,埋頭抽了幾口煙,嘴一張,吐出了泛白的煙圈。

******

劉玉真也在考慮著嫁妝的事,她是填房又和原配劉玉珠是一家子,明面上嫁妝的數量就不好越過。劉玉珠的是八十八擡,嫡長孫女公中出了四千兩總共六千多兩。

劉玉真雖然是嫡幼孫女但她情況特殊,也給了這個數,再有母親曾氏、親朋故舊、姐妹及京城外祖父家送來的十八口大箱子添妝,滿滿當當的達到了八十六擡。

擡出來的時候這些家具、日常用具、擺設、古玩、衣裳首飾、宅子、鋪子、田地仆從等把整個縣城都驚動了,那些因為大房孤兒寡母沒人支應門楣而不想議親的人家心中暗悔不已。

有這麽多嫁妝娶回來做次子三子媳婦多好啊,他們分不了多少家產有個這麽豐厚嫁妝的媳婦往後幾輩子都不用愁了。

懂得的人不由得暗暗咂舌,“這比當年的大劉氏要強得多呢,舉人老爺可真有福氣!”

昨日曬完嫁妝之後便草草的收到了後罩房裏,今天才有閑暇領著人收拾,都妥當了劉玉真讓段嬤嬤她們都去打理自個兒的東西,自己懷抱著幾個匣子回到了房內。

這些都是輕便貴重的,田鋪契書、銀票這些劉玉真準備自己收著,她略翻了翻京城那邊有母親給的妥帖人,外祖母也有照應所以不用操心,縣城的大半都租出去了,等著收租子就行。

至於田地和莊子的收成都安排了妥當的管事打理,這些有成例可依的劉玉真都不打算動,她目前的重心是家庭生活,而且她沒有點亮種田的技能樹。

不能像陳世文那樣能從古籍中找出“稻田魚”這樣賺錢的法子來,所以對手上固定產業的處理就只能往後推了。

正思量著桂枝懷抱著幾個匣子走了進來,其身後是顧廚娘和郭家的,兩人一前一後擡著一個箱籠。

“這是什麽?”

桂枝從那堆匣子裏找出一本新寫好的冊子遞過來,道:“這是府裏各位親朋給您的添妝,您在家裏也沒仔細瞧過,嬤嬤便說擡來給您瞧瞧,這是單子。”

劉玉真打開略略一看,見都是金銀首飾頭面綢緞等,頓時來了興趣,讓她們一一打開,從中挑選了幾套。

“外祖母、兩位舅母還有表姐給的這幾套都收起來,將咱們到了京城要用的,咦表姐給的這套可就是傳說中的點翠?真漂亮!”

“是呢,”桂枝將匣子捧近了給她瞧,笑道:“在家裏的時候幾位太太也都是看呆了,不過不是什麽‘傳說中’的,是宮裏出來的呢只有在京城才能見到。”

“曾家來的那個嬤嬤說這是侯夫人入宮時宮裏的貴人賞的,她勻了兩套,給您和府裏的三姑娘一人一套。”

“真漂亮!”劉玉真呆呆地拿起來,心想這就是風靡了千年的點翠啊,光彩奪目讓人移不開眼睛,有了這套其他就都是胭脂俗粉了,“這套拿到我房裏來,我要親自收著!”

桂枝自然是不會有意見的,問道:“那其他的這些……”

劉玉真想了想,“把周姐姐和幾位姐妹的另外收著,其他的都擡去耳房給嬤嬤歸整,另記了單子,將來若要送禮就從那些裏頭拿,對了裏面沒有什麽特殊了的吧?”

“沒了,都是新打的,”桂枝小聲說道:“只府裏的三太太和二姑娘送的頭面珍貴些。”

“他們啊,”劉玉真冷笑一聲,“那把她們母女的也另收起來吧,將來回給她女兒或兒媳婦,還有二嬸嬸的也收起來,將來就給康哥兒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