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折:《提燈魚》(第3/4頁)

余潤芝說清了具體地址,就離開了。

離奴從裏間走出來,睡眼惺忪,“書呆子,大清早的,你在和誰說話?”

元曜道:“一位扶桑來的畫師。他來買宣紙和毛筆。”

“才剛辰時,這扶桑人起得可真早。咦,這兒怎麽會有一根金條?”

元曜道:“客人留下的。晚些時候,小生還得把多出的錢給他送去。”

離奴撇嘴,道:“扶桑人還真闊綽,買個紙筆也用金條。”

白姬趕在吃早飯的時候回來了。

元曜向她說了余潤芝來買紙筆的事情,呈上了金條。

白姬拿著金條看了看,笑了,“很有趣的金條。”

元曜道:“金條有什麽有趣的?趕緊把多出的銀子找給余兄才是正經。”

白姬隨手把金條丟進櫃台後的罐子裏,進去取了銀子給元曜,讓他送去給余潤芝。

元曜拿著銀子出發了。

元曜出了長安,來到慈恩寺附近時,剛過正午。慈恩寺位於長安南郊,四周青山綠水。元曜轉過一條山路,看見了一座規模很大的莊院,正是“當歸山莊”。

當歸山莊外面,站著兩名穿著白色單衣的小僮。

元曜說明白來意,一名小僮進去通報。

不一會兒,小僮出來道:“主人請元公子進去。”

元曜換下了幹凈的鞋子之後,才被小僮帶進當歸山莊。

山莊中的布局格調、裝飾陳設不像是大唐風格,院落、房間、走廊、移門、屏風、木案、茶具等等,看上去極具異域風情。

小僮帶元曜走在回廊中,不遠處的正廳內隱約傳來音樂聲。元曜側耳一聽,不像是大唐的宮商角徵羽,而是一種悠緩而簡單的曲調。有男子在用異族語言和著曲子唱歌,歌聲中帶著一種淡淡的憂傷。

元曜隨小僮走進正廳時,才發現此處正在開一場宴會。余潤芝和幾十名男女正在大廳中宴飲。在座的男子、女子的服飾打扮,形容舉止都是異族風情,男子帶著立烏帽子,穿著條紋狩衣,手拿蝙蝠扇。女子穿著花紋華麗的十二層單衣,青絲烏黑油亮,如一匹光滑的緞子。她們的臉白皙如凝脂,嘴唇嫣紅如櫻桃,但是朝元曜一笑時,露出的牙齒卻染成了黑色。

余潤芝站起身來,笑著對元曜道:“軒之,你來得正好,我們正在開歌會,你也來飲一杯?”

元曜遞上一個包袱,笑道:“小生是來為余兄送回早上多余的銀子。這……這扶桑雅風小生也不太懂……”

余潤芝接過包袱,隨手丟在一邊,拉了元曜坐下,笑道:“不懂沒有關系,一起喝一杯,樂一樂吧。”

元曜不好拂了余潤芝的盛情,只好坐下了。

余潤芝向元曜介紹了在座的客人,都是從扶桑來大唐的遣唐使。他們中有官吏、有僧人、有陰陽師、有文士、有樂師、有匠人。他們都會漢語,也都很親切,宴會的氣氛快樂而融洽。元曜和一名漢名叫作“呂逸仕”的文人討論三墳五典,四書五經,他廣博的學識讓元曜十分佩服。

快樂的時光總是飛逝如水,不知不覺已經快申時了。元曜想告辭回去,余潤芝挽留道:“現在,軒之即使離開,也趕不及在宵禁之前回縹緲閣了。不如,今夜就留在這裏吧?在下派小僮騎馬去縹緲閣替你說一聲。”

客人們也紛紛挽留元曜,非常熱情。

元曜卻不過眾人的盛情,就答應了。

扶桑民歌再次響起,這一次換做了快樂的曲調,眾人一邊大笑,一邊飲酒。

歡宴晚上才散去。

大家都歇在了當歸山莊。

元曜睡在客房中,耳邊傳來蟲鳴聲,風聲,遠處有誰在吟詩:

“常憶故園春來早,十年霜鬢歸期遲。”

約莫三更天時,元曜醒了一次,去上茅房。回來的路上,他遠遠地看見余潤芝從外面回來,心中有些奇怪,大晚上的,他出門去做什麽?

不過,元曜是客,也不好多問,回去繼續睡覺了。

第二天,余潤芝招待元曜吃過早飯,送他離去。余潤芝道:“貴店賣的宣紙非常好用,在下還想買幾張。不過,在下最近不便進城,可否勞軒之送來?”

元曜道:“當然可以,舉足之勞而已。余兄要多少?什麽時候要?”

余潤芝笑道:“貴店中有多少,就送多少吧。在下不急,軒之什麽時候有空,就什麽時候送來吧。”

元曜道:“好。”

元曜告辭離開了。

注釋:⒅天武天皇:天武天皇(西元631--686年),即大海人皇子,是《皇統譜》所記載的日本第40代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