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2/4頁)

小孩子都滿臉“不信”。

顧炎武:“你們小孩子,不要不相信。明代文學家張溥,知道不?前朝一位非常有影響的文學家,寫出《五人墓碑記》等名作的張溥?”

小孩子們齊聲回答:“知道——”

顧炎武老師哈哈笑:“人們都以為他非常聰明,其實不然。他年幼時,天資不佳,記憶力較差。雖上勤奮好學,但讀過的書,過後便忘了,比普通人還不如。他對此很是苦惱,曾經氣得用拳頭擂自己的腦袋,大罵自己是笨蛋。

不過,他並不因為自己天資較差而氣餒,仍然刻苦攻讀,孜孜以求。並且根據自己“笨”的特點,想出了一個“笨”辦法:

每閱讀一篇新的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將它抄在紙上,一邊抄一邊在心裏默誦。抄完後高聲朗讀一遍,並不將它保存起來,而是立即投進火爐裏燒掉。燒完之後,再重新抄,重新讀。

這樣連續七次,一篇文章就等於讀了十四遍,不說滾瓜爛熟,但其主要內容總是記住了的。

這樣長年累月地讀書、抄書,非常辛苦,張溥的手磨起老繭,一到冬季,凍裂淌血,鉆心般的疼痛,但他仍然堅持不懈,多年如一日地下他的“笨”工夫,終是‘功夫不負有心人’……”

…………

一片死寂。

皇子公主們因為顧炎武老師的話,太害怕了有沒有。特別是胤祺,胤祺因為顧炎武老師的話,心肝兒砰砰跳。他不要這麽辛苦的讀書啊。

“胤祺的記憶力好,胤祺有胤祺的讀書方法。”胤祺的小眼神兒小心翼翼,生怕顧炎武老師說他漢話最不好,每天也要這麽恐怖的學習。

胤禛、胤祉、保康、保成、保清、還有公主們,跟著一起點頭——生怕他們的汗阿瑪知道了這個“苦學”的辦法,每天不是讀書二百遍,而是抄寫二百遍,讀二百遍……

顧炎武眼見小孩子們都被嚇到,安撫道:“老師不是說必須要用這個方法。而是說,這個讀書,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方法。比如我,就喜歡出門遊學讀書;比如黃先生,就喜歡捧著典籍鉆研;比如石溪道人,只看他感興趣的書。”

…………

孩子們恍然大悟,莫名地,看著顧炎武老師特親切。

保成:“我知道。讀書要有計劃,有的書需要精讀,有的書只需粗度,防止貪多絕不爛。”

保清:“要有目的的讀書。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那一部分書籍專門來讀。”

胤祉:“讀書,要按書本的性質類型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讀書法。記事性質的歷史書籍,先提出綱要,提綱摯領地將書中的主要內容抽出來;具體理論方面的書本,要探取其深奧的觀點,抓住它的精髓部分。”

幾位先生聽著他們說各自讀書的小方法,都笑著點頭。

笑著看向保康。

保康:“……”

保康猛然想起來,他過了五歲的生日,也是正式讀書的人了。

可是保康真沒有總結過什麽讀書方法。

大眼睛一閃,面對哥哥弟弟們,姐姐妹妹們期待的目光,擺開姿勢侃侃而談:“論讀書,方式是其一,還有一個,保證充足的時間和精神。

不能說自己太忙了,沒有時間。時間對於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一天十二個時辰。但是時間這個東西,它具有很大的伸縮性。保康曾經聽人說過,時間就好像海綿裏的水,只要去擠,總還是有的。

還說,會讀書的人,都是“擠”時間的能手。比如漢代的著名學者董遇,他提倡利用“三余”時間讀書。哪“三余”呢?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

保康布拉布拉不大通話,那意思,對於農家子弟來說,冬天沒有什麽農活,夜間天黑不能出去活動,雨天不能下地勞作,這些可利用的空余時間正好讀書。對於他們來說,那就是“三余”、“四余”,也不止“八余”、“十余”。

保康說的興起,慷慨激昂:“還有宋朝歐陽修先生的‘三上’——‘馬上、枕上、廁上’。傳說他經常利用這‘三上’時間看書或是寫文章,效果極佳。”

眾人:“……”

保成首先持有懷疑態度:“‘三余’讀書的方法對於農家子弟來說,確實好。‘三上’,馬上、枕上,姿勢不對,而且在馬兒行走時讀書,對眼睛不好。至於更衣時間讀書……不專注,不利於養生。”

保清笑得“意味深長”:“保康弟弟的鼻子最靈。”

保康:“……”

可是,哥哥弟弟們一起嘿嘿笑,四位公主一起嘿嘿笑,師祖和幾位先生也笑。其中憨憨的胤祺還直接說道:“保康哥哥,臭臭。”

保康哥哥怎麽能承認自己“臭臭”,保康哥哥絕對是香香的小美男子。

“那是你們不知道,傳說歐陽修先生為了抓緊一切時間讀書,他還發明了一樣物事——沖水馬桶。沖水馬桶不是我們的馬桶,是那種一按按鈕,自己沖水的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