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2/2頁)

燕夫人與那三位可是一母同胞的兄妹,感情深厚。燕氏三兄弟外放了,錢夫人就當他們是死的。

那三位老爺可是走科舉出的進士,個個手握一方實權,均是能臣,怎容一侯門庶出肆意拿捏燕夫人留下的獨苗苗?若不是燕家沒有年歲合適的兒郎,怕是三姑娘早就嫁回燕家了。

“嬤嬤說的是,是我想岔了,”李安好讓寶蘭收了那三只黃梨木盒,又讓寶喬將兩床蠶絲被拿出:“剛我正要去寧余堂,這天眼瞧著就入冬了,祖母身子才大好,受不得寒。這兩床蠶絲被本是要送去江南,現倒是不用了。”

“還是三姑娘貼心,”江嬤嬤起身屈膝:“奴婢先代老夫人收下了,等老夫人回來,您再向她老人家討賞。”這面面俱到的靈巧真是像足了燕夫人,太可惜了!

送走了江嬤嬤,李安好自帶著三位舅舅予的生辰禮進了小書房,站在紫檀木書桌後,幽嘆一聲,放下手裏的東西,挨個打開。

大舅舅送的是狂草生吳道人的孤本《秋山》,二舅舅珍藏的《雁春歸》也是她的了。小舅守著舟城,海珍珠最是不缺,滿滿一盒,七色都有,顆顆飽滿,個個都有成人大拇指甲蓋那般大。

雙目泛淚,她到底是叫他們憂心了。伸手抽屜,取出半月前自崇州送來的信件,大舅在平中省的任期已滿六年,今年回京述職應會入六部。大舅母近日便會抵達京城,她的婚事從來就不是錢氏能做得了主的。

可做不了主是一回事,借此拿捏卻又是另外一回事。手指拂過紙上蒼勁有力的字,李安好含淚笑了。也許是因為母親的緣故,舅舅們總當她是個易碎的瓷娃娃。

當年母親病故,三個舅舅怕她沒了母親護佑,在伯府受欺,就有意要接她回燕府。事關伯府名聲,父親咬死不肯,因此還主動提出為母親守滿兩年再續娶。

錢氏動她母親嫁妝,旬嬤嬤送了消息去燕府。三位舅母來了伯府,不問嫁妝之事,只吩咐汀雪苑的丫鬟婆子收拾東西,要知那時錢氏入府還未滿一年。繼室逼走原配嫡女,這個名聲寧誠伯府不願背,勇毅侯府女兒多更是不敢沾。

可在三個舅舅看來,錢氏今日敢動原配嫁妝,明日就敢害原配女兒。這次父親的保證也沒有用了,終還是勇毅侯親上門,才叫大舅舅罷了休。現母親的嫁妝都入了她的庫,不但分文未少,勇毅侯夫人和祖母、父親還往裏添了一些。

這些年,她也算是看得清明,錢氏恨她母親恨她,只是礙於燕府勢頭不敢大動,不過小動作卻是可以。閨閣女子束縛頗多,她少有踏出後院。

伯府出孝的這大半年,錢氏帶著兩個女兒走動,獨不見她,話裏話外又含糊其辭。那些大婦聯想到她母親,多認為她與母親一樣,都是生來體弱。

她由著她上躥下跳,等著祖母歸來。卻不想留守京城燕府的仲管家竟將這事傳到了大舅那。看剛剛江嬤嬤的表現,大舅母提前歸來,祖母應是還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