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大幕將落(第2/2頁)

雖然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會導致收益的不同,但婦人小孩子們都會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術,尤其是小孩子,搓起線來比大人還麻利,有時忙好幾天,只為得到母親許諾買的一塊小指甲蓋大小的奶糖。

奶糖是北方的草原的新產品,肖妃為了提高附加值,將煉乳和糖凝固,價格昂貴,不輸肉類,一經出世,就成為小孩子們魂牽夢繞的神物,很多小學堂將奶糖做為獎勵後,那學生們的學習勁頭簡直像長了翅膀。

文明並不只是煙囪與大炮,這些小小的細節,看似簡單,卻很能提高人的幸福感,生活的快樂,有時就在這裏。

當然,玩家們肯定不只是做糖,五測玩家看到挖礦的人太多後,很多果斷改了想法,不再去和他們爭第一名,而是細心地體會遊戲的真實與不同,有幾位五測的工程零件玩家組成了一個五星工坊,開始搞他們的操作。

他們花了半年時間,制定每個零件的標準,打造出一台腳踩縫紉機。

如今很多傳送帶都用牛筋,成本甚高,但只要第一台出來了,成本總能降低的。

然後,慘遭滑鐵盧。

沒有人買,普通人是不會買縫紉機的,有錢人也不需要買,窮人更不會要了,最後還是開裁縫鋪的玩家給點面子,收購了。

但他們很失望,感覺帶不動服裝工業的發展,甚至想要咆哮,知不知道這是個多大的市場,你們這些人會後悔的。

然後無聊的他們,拿剩下的材料敲敲打打,做了個擺式的大鐘表。

發條是卷緊的鐵片,能將動能儲存,指針和齒輪將動能傳輸,擒縱器控制轉速,精度低,過上十幾天就要重新調一次時間,但……

還在裝配時,徐策後邊的團隊立刻就調了六個專業人士過來,三五天不到的功夫,就用黃銅做出一個精致無比的鐘表結構,機械齒輪的之間的咬合、銜接,充分體會現了工業之美。

說巧奪天工也不為過。

此物一出,鏡子口脂鹽鐵糖紙瞬間敗退,別說南方商人了,本地的士族權貴也控制不住自己,欲得一鐘的人,幾乎擠破他們的門。

策兒因為鐘表行業瞬間就被大盤看好,他甚至瞬間把盤口裏排行第五的希銀壓了下去,成為第五名。

大家這才想起來,鐘表在古代一直是高精尖行業,其輝煌了數百年,一鐘千金不是說說而已,而且特別好運輸,不怕過期!

直到手機出現,這行業才黯然進入夕陽,但機械這東西,就是工業的基礎啊,培養起來,絕對不虧。

玩家們最會了,很多不求聞達於諸網友的鹹魚們甚至都看得眼熱,紛紛學著做起來,機械鐘真的不復雜,一般手殘折騰一下都能做出紙板鐘這種玩具廉價貨,特別手殘不在討論範圍。

要不是魏瑾及時發布任務,要求這些將被統一放在一處銷售,怕是立刻要惡性競爭起來。

……

這一年裏,遊戲裏還是三個月發一次新號,活動和首名獎勵不沖突,也就是說,這些牛人辦出的事情,也一樣可以拿貢獻度,所以肖妃、嚴江、秀兒都是輪換著拿,這次年尾大約是肝娘,反正沒給別人一點活路的意思。

而到十月時,嚴江從西方中亞帶來的細毛羊也被吳興的船從廣州送到渤海港口。

這些羊一共有三百多只,經過大風大浪,赤道熱帶一番折騰後,還活著的只有五十多只,但肖妃為了不被某些人截胡,親自帶了一千騎兵來渤海港口接羊。

中亞是最早的羊馴化之地,沒有絲綢的他們挑選的是另外一種紡織進化方向,這些羊的夠細夠長,雖然比不上後世的小尾寒羊之類的拳頭品種,但比起草原上的山羊,產毛無論是數量還是品質,都要遠遠勝過了。

摸著溫順的綿羊時,肖曉曉甚至有點遺憾,要是再早那麽一兩年拿到這種羊,這場活動,就沒什麽懸念了。

“這是什麽?”肖妃拿起一個又長又尖的紫色作物,旁邊還有一些布包的種子,上邊寫著名字,她仔細一看,那字是:胡蘿蔔種(野生未馴化)。

瞬間,她面露不喜,放手遠離。

帶著種羊離開時,她順便去徐策的鐘表店裏買了幾口鐘,插隊買的。

看起來不錯的樣子,按這銷量,加上他的礦產,進前三說不定能穩了。

她出了店鋪,看到一船煤炭正向港口過去。

“是誰在買煤炭嗎?”她敏銳地問了地一句。

“好像是遼東的船。”旁邊的助手很快去打聽了回來。

“奇怪了,遼東又沒有什麽大廠,要煤做什麽?”她皺眉,“是要熔煉什麽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