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3/5頁)

最主要的還是關於船身的設計,工部對此缺乏經驗,魏時呢,這真的是在他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了。

雖然也是學過物理的人,可是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真管不了造船的事兒,他也就是能做個發條玩具出來,設計船身對他來說難度就大了。

這事兒只能是交給專業的人來辦,他也就只能在旁邊提提意見,比如說把全身按照比例做小,這樣就可以放在湖裏或者是河裏進行試驗,總不能一上來就耗費人力物力去做大船,再把船只送到海邊上去試驗。

另一方面就是他知道的那些理論了,關於浮力的問題,關於密度的問題,總之,四年物理課學的東西能沾點邊兒的,他都掏出來了。

剩下的還看這些專業人士,他除了負責協調之外,能做的也就是算算數了。

果然算學這一個科目,不管是在哪一個部門,都是免不了要用的,在戶部的時候如此,去了兵部也是如此,來了工部,計算量照樣也很大。

難怪三皇子可以在工部如魚得水,確實是找到發揮的地方了。

魏時要辦的差事,基本上就是在工部另辟了一個小部門,裏面的人都聽他的,由他安排和協調,而他則是直接對太子負責和對接,壓根就不受工部尚書和左右侍郎的管制。

地位可以說是超然的。

沈舟一方面替自家學生覺得高興,另一方面,心裏頭也是有一些遺憾的。

畢竟他就只收了這麽一個學生,要傳的本事更多是關於水利方面的,魏時學了不少理論知識,但是從來都沒到水利工程現場去看過,更沒有參與過,理論知識學的再多,也不過是紙上談兵而已。

之前那大哥要去了戶部,後來又被調去了兵部,八竿子都打不著的地方,好不容易調回到了工部,直接另支了一攤子,壓根跟水利這事兒不沾邊兒,而且整天是忙的一個頭兩個大,哪還有時間和精力過來跟他學習水利。

本來聽說學生要被調過來的時候,沈舟還是挺高興的,他都已經設想好了,作為工部的三把手,他還是有些權利的,完全可以把學生調到水利這邊來。

在京城的時候研究研究圖紙,等到了需要出京施工和檢查的時候,他就把學生也帶過去,邊看邊學,對著圖紙講跟對著實物講,還是不一樣的。

可惜了,打算的好好的,也不能如願。

好在是自己年紀還不算很大,最起碼也能在工部再呆上十幾年,朝廷要造船總不能造上十幾年的船吧,等步入正軌之後,也就用不著這麽多人在裏邊了。

酷愛算學的三皇子,時不時的也會到魏時這邊來幫幫忙,當然了,僅限於幫忙算術,其他的就不成了。

這位跟大皇子一樣,不樂衷於交際,眼睛裏就只有自己喜歡的東西。

魏時跟三皇子雖然不能算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但愛好和追求的方向不同,除了公事之外,聊起旁的事情來,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時不時被三皇子‘恨鐵不成鋼’的眼神瞧一瞧,魏時從頭皮發麻到若無其事,也不過是經歷了小半個月的時間而已。

他知道三皇子的可惜是真誠的,就像這位對算學的熱愛一樣真誠,但他是真的對鉆研算學難題沒什麽想法。

設計船只要用到的計算量很大,牽扯到的各方面知識也很多,尤其是幾何方面的,當下對於幾何的研究還是比較少的,積累下的經驗也不多,這也就顯得魏時在這方面的天分尤為突出。

他很能理解三皇子的‘可惜’,只不過人生理想真的不一樣,他對算學屬於相愛相殺、相互折磨的那一類,跟‘真愛’扯不上邊兒。

魏遠是二月初一的生辰,過了今年的二月初一,小家夥就滿四周歲了,特別巧合的是,劉鈺家的小棉襖,生辰剛好比遠哥兒晚了一天,生在了今年的二月初二。

不過剛剛當了父親的劉鈺,並不在京城,而是回老家趕考去了。

自打是成了親以後,劉鈺的上進心可以說是拔高了一截,說浪子回頭有些過了,但整個人確實是由內而外的變了,雖沒比之前成熟多少,但是比之前靠譜多了。

所以哪怕紀氏生子不在跟前,多數人對此也都是欣慰的。

孩子洗三禮的時候,作為姑姑、姑父和表哥的一家三口,也都過去賀喜了,魏時還特意做了一首賀兒詩應景。

劉楓抱了孩子好幾回,瞧著小姑娘還沒長開的臉,那是真的……眼饞,期盼了那麽久的‘小棉襖’,到現在連個影子都沒有,緣分何至於這般難求呢,哪怕是先給她再來個小兒子呢,也能讓人滿懷希望不是。

不像現在,她真有些擔心這生孩子的緣分可能就這麽斷了,跟堂兄和堂嫂一樣,多年來膝下就只有那麽一顆獨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