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2/2頁)

而且那地方離前院也近,方便老爺教導功課。

足足待了有一個多時辰,一直到魏大伯從衙門回來,婆媳兩個這才打發魏定帶著弟弟妹妹去見魏大伯。

不同於和魏時交談時的輕松和風趣,也不同於面對祖母、母親時的溫潤和依賴,一入前院,還沒進書房呢,魏定整個人都比之前顯得有精神了。

腰杆兒挺得直,步子邁得緊,關鍵臉上崩的也很緊,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仿佛不是進自家父親的書房,而是趕赴考場。

相比之下,明明是客人的魏時和魏蓉,還沒這麽緊張呢。

魏大伯剛剛從衙門回來,換上常服之後,本來是打算喝杯茶再去後院的,多年不見,母親肯定舍不得這麽快就把人放走,還得是他往後院走一遭,沒成想,這幾個孩子倒是先過來了。

比起魏蓉這個即將要嫁出去的侄女,魏大伯更多的注意力還是放在了侄子身上,幾個人一進門,便忍不住眼前一亮。

二弟的品性和才識只能算是中庸,早些年要不是他逼著,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中舉呢,正是因為了解自家二弟,魏大伯才沒對侄子抱有多大的期望。

但是還沒考校學問呢,瞧見了真人,魏大伯就已經覺得驚喜了,人身上的氣質是裝不出來的,遠比相貌更能夠去判斷一個人品性和修養。

他為官多年,各種各樣的人都見過,有驕傲自矜者,也有猥瑣不堪之輩,有傲慢自大者,也有膽小懦弱之輩,有坦蕩蕩的君子,也有長戚戚的小人。

魏大伯不說是練出了一雙慧眼,但識人的能力還是有的。

這個從未見過的侄子,雖然面容稚嫩,但整個人看上去卻是穩重的很,頗有幾分‘君子不動安如山’的氣度。

內斂且沉穩,但又讓人無法忽略,像一塊兒絕佳的璞玉,只要細細打磨,總有一天會成為驚世美玉。

自家的子侄,原就天然帶了幾分好感,再瞧侄子這一身的氣度,魏大伯心裏頭別提多高興了,臉上也帶出了幾分笑意。

可是把魏定給嚇了一跳,自家老子向來是板著一張臉,過年的時候都很少見到個笑模樣,面對他們這些小輩兒的時候就更是嚴肅了,甚少會像今日這般……歡喜。

可不就是歡喜嗎,匆匆詢問了侄女了幾句,魏大伯便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了侄子身上。

書讀到什麽地方了,明年二月份的縣試有沒有把握,一路上過來可是遇見了什麽稀罕事兒。

魏時倒是不含糊,也不怯場,一一作答。

魏大伯撚著胡須不住的點頭,最後幹脆考校起了學問,作為正兒八經的二甲進士,哪怕做官多年,也沒把學問拋之腦後,魏定這孩子就是他親自啟蒙的。

縣試考試內容還是比較簡單的,既不考策問,也不考算學,除了詩賦之外,墨義、帖經、經義全都是四書五經裏的內容,而且也不會太難。

魏大伯提問的基本上也都是四書五經裏的東西,難度逐次遞增,甚至是已經超出了縣試的難度。

這個讓他眼前一亮的侄子在學問上也沒有讓他失望,功底相當的紮實,四書五經涵蓋的內容還是很多的,在時哥兒這個年紀,能夠把四書五經全部背誦下來的,就已經算是資質不錯的了,而且還得是勤奮刻苦才行。

能把四書五經裏的釋義全都記得差不多的,還真沒幾個,反正他在侄子這個年紀就做不到,他兒子魏定當年也沒有做到,至於二弟那就更別提了。

不過礙於教書先生的水平,時哥兒對於很多句子的理解還停留在比較淺的層面上,當然,讀書原本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較之同齡人,時哥兒已經是出類拔萃了。

魏定坐在一旁,全神貫注的聽下來,對這個堂弟就更喜歡了,同是讀書人,誰不喜歡品學兼優的,難不成還喜歡不學無術的。

同樣坐在一邊的魏蓉,基本上就是在聽天書了,作為官家小姐,她也是識字的,但是僅此而已,四書五經是男人要學的東西,於女子無益,她自然是沒有學過,所以壓根就聽不懂。

大伯也真是的,問起來沒完沒了,大弟也是個愛顯擺的,就不知道藏拙,這都已經到飯點兒了,還一個勁兒的在那兒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