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之九 華嚴(第3/4頁)

她身前身後都沒有退路,唯一的光明只有身周。

蓮見遲來的淚水終於落下。

那個十六歲的孩子放聲大哭。

她到了之後,燕氏分支的所有家主全部到齊,來參加最後的上香儀式。

很顯然,絕大部分人都不相信十六歲的孩子能撐起一個古老而龐大的家族,分支家主們來到這裏,一是觀察他們名義上的族長,二則是為自己的未來打算。

按照地位排定了靈前站次,過了片刻,一身孝服的蓮見走入了殿內,接過家廟神主遞來的香,蓮見長久地凝視著祖父的靈位,然後,一向以沉默和循規蹈矩著稱的少女做了一件讓所有人震驚的事情。

她慢慢地,一根一根地松開指頭,看著香碎落在腳下。

靈前擲香,是為大不敬。

四周先是靜了一靜,然後立刻嘩然!

蓮見卻沒有立刻轉身。

她依舊凝視著祖父的牌位,片刻之後,才轉過身,眼神冰冷一如傳說中冥河的水。

喧嘩聲在她的眼光裏莫名其妙地弱了下去,少女的聲音在安靜下來的殿堂裏如切玉似的振動空氣。

“未奪得天下,辜負祖先的祖父,不配得到後代的香火。而沒有奪得天下,至今仍然辜負祖先的兒子,也不配給祖父上香。”

少女的聲音裏有一種清澈的冷:“這炷香,等奪得天下一日,再祭告祖先!”

說罷,燕氏家主拂袖而去,全場又靜默了片刻,才開始又繼續流動竊竊私語。

“啊,說不定是個有趣的君主呢。”

“燕蓮華選中的喲。”

“是啊,那就不妨跟隨看看吧,看看她能讓燕氏走到那裏去好了。”

分支家主其中幾人這樣發出了有趣似的聲音。

永順七年七月,燕蓮見正式繼任燕家家主。

永順七年十一月,燕氏十二分家支整合鎮壓完成。

永順八年九月,沉羽於領地並州築城完畢。

永順八年就這樣過去,九年的四月,寧家和朝廷之間看似平靜無波、實則暗潮洶湧的水面,被一條猛然躍起的魚撕扯開來。

四月初九,永順帝近臣內侍長,向寧家告密投誠,出賣了永順帝的倒寧計劃。

寧家立即逮捕了一幹大臣,但是礙於形勢,還是對永順帝保持了必要的禮儀,而宮廷這方向,由深諳各退一步之道的沉謐主持,也對寧家進行了安撫。

而在這個事件裏,年僅十八歲的燕蓮見第一次單獨走上了政治舞台。

因為和朝廷的淵源,她作為宣撫使前往京城,和朝廷就處置善後討價還價,進退得體,同時兼顧到雙方的面子和利益,手腕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柔軟,最後處置掉了寧家的心腹大患,但同時也給了永順帝面子,雖然大家都認為這位年輕女子不凡表現的之後是燕蓮華主導的,卻依然不妨礙蓮見在寧家和朝廷兩邊都得到了相當不俗的評價。

只有沉謐的評價和別人稍有不同。

他說,蓮見的處置固然能看到蓮華的授意,但是能在進退之間條理嚴謹,在微妙處寬厚,卻是她獨有的。

蓮見在非常明確地以自己的方式成長。

成長,然後懂得接納有用的建議,並且用自己的行事方式,以自己的智慧讓建議更臻完美,這是帝王之才,遠比一切才能都更加重要。

君主是騎手,臣是千裏馬,沒道理讓騎手跑得和千裏馬一樣快,所以,對君主而言,最重要的才能並不是自己本身多麽文武雙全,而是能看到臣下的才能與不足,並且以自己的能力駕馭使用。

蓮見正在慢慢地走向這條君主所該走的大道。

沉謐給遠在並州的沉羽寫信,感嘆說,燕蓮華選了一個好的繼承人。

沉羽回信說:難道,爺我就沒有帝王氣象?

沉謐大笑,給他回信,說:你和她完全不同,用花來形容,你是牡丹,她是帶劍菖蒲,至於我自己嘛,多少還當得起“國士”二字,勉強蹭個梅花好了。

大概是被牡丹和梅花以及隨後的聯想給震撼到了,沉羽再來信,再不提這茬了。

蓮見入宮參見永順帝那日,正是一個陰雨綿綿的夏日午後。

空氣黏膩熱著,吊香爐裏焚著的蓮夜中一味桂皮濃重,便甘甜了起來,在潮濕的空氣裏一線伏低蜿蜒而去。

介於少女與青年女子之間的蓮見,就在一線蓮夜香氣中,登殿參內。

蓮見一身鮮紅衣冠,在宮苑裏拖曳行來。

紅色衣冠鮮紅如血,明明這樣濃烈顏色,偏偏行來的人清潤如冰。

發是漆黑,眉目凜冽秀麗,跪伏於殿上時刻,衣領和發際間一線肌膚,是冰白顏色。

刹那之間,清涼殿上寂靜無聲。

“開在楊柳柔條上……”隱身在禦簾後的纖映凝視著那個正接受永順帝賞賜的女子,低聲呢喃了一句。

她前方侍立的是沉謐,蘭台令聽了這句古歌,輕輕一笑,念出了這半句古歌的上半句,“梨花兼有梅花香嗎?不過也是,這等姿態,大概也只有兼有梅花之香的梨花來形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