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吳妃嬰茀·鼙鼓驚夢 第九節 危欄(第5/60頁)

趙桓忙召集親信大臣商量應對之策,隨後先下旨命宋煥卸任還朝返回汴京,再暗中遣人與東南各地方官員聯絡,明令暗示他們應聽從的是當今在位皇帝的詔令。東南官員們見形勢不明,不知該聽從哪位皇帝指揮比較好,便多半兩頭都奉承著打哈哈,而在此關鍵時刻,知宿州林篪旗幟鮮明地站在了新君一邊,公然抗拒太上皇趙佶的命令。

林篪曾在宣和三年與四年接連兩次被趙佶貶官,自然對趙佶頗有怨言。趙佶駕幸東南後命東南各地繳稅納糧,他卻僅答應輸二十之一,而且還將此事上奏朝廷尚書省。趙桓聞知後立即命尚書省下令,讓林篪“以錢上京,毋擅用”,言下之意即錢糧不得供給太上皇。

有了此令林篪更是不再聽從趙佶的號令。而東南各官員見他不從命趙佶也拿他沒轍,對趙佶也漸漸不再恭謹,趙佶下的命令他們多有不從,錢糧的供給也越來越少。趙佶此行一路上用度行事仍如在汴京做皇帝時一般奢侈,不斷擾民勒索,鬧得怨聲載道,頗失民心。他手下隨行的官吏又大多是些小人,勾心鬥角慣了,逃至東南後仍惡習不改,立足未穩便開始相互傾軋,尤以童貫與高俅為最。

趙桓見時機成熟,便花了兩天時間與已返京的宋煥面談,軟硬兼施地命他勸太上皇返回汴京,待宋煥答應後遂於三月四日再度將其任命為江、淮、荊、浙等路制置發運使,令他從速再往東南,覲見太上皇。

宋煥到鎮江後果然力勸趙佶起駕回京,並說:“皇上命臣轉告上皇:鄆王在京一切安好,只是因思念上皇而略顯消瘦,但應無大礙,待上皇返京後必會很快恢復,請上皇不必掛念。”趙佶一聽提及趙楷立時悲從心起,自然知道現今趙桓分明是把他當作了人質。又見此刻自己已是眾叛親離,面對內憂外患早已不知如何自處,何況東南官員不再聽令,連錢糧都供給不足,日子是越發難過了,幾番思量之下終於答應回去。

趙桓聞訊後即刻命人直趨鎮江接趙佶回京,並遣李綱前往南京等候。四月三日,待趙佶的車輿至汴京城外後,趙桓更親自率百官出城相迎。

趙桓一見趙佶立即跪下畢恭畢敬地磕頭請安,然後目噙熱淚地上前握住父皇的手噓寒問暖,不住自責說:“兒臣任父皇在他鄉受這許久奔波之苦,如今才接父皇返京,實屬不孝,請父皇責罰。”

趙佶“呵呵”幹笑兩聲道:“皇兒這麽牽掛老父,時時遣人前往東南問訊照顧,並命各地官員小心侍奉,而今我這麽快便能平安歸來,全仗皇兒費心安排,皇兒何罪之有?”

這時刮來一陣微風,趙桓忙把自己身上的披風解下,親手為趙佶披上,溫言道:“最近汴京風大,父皇要注意添衣。父皇南幸之時,兒臣日夜寢食不安,惟恐父皇在外衣食用度有絲毫不適之處影響龍體康安。現在父皇平安歸來,兒臣可以再如往常那樣親自照顧父皇起居,實在欣喜之極。”說到這裏聲音竟有些嗚咽,忍不住引袖拭了拭眼角。

趙佶默默看著他,眼圈似乎也紅了,拉著兒子道:“皇兒這般孝順,予心甚慰。有子如此,夫復何求!”

趙桓唏噓良久後,轉頭看看侍立在旁的宋煥,微笑著對他道:“宋卿此行可真是立下了大功。奉命下鎮江,通父子之情,話言委曲,坦然明白,由是兩宮釋然,胸中無有芥蒂。朕日後必重賞於你。”

趙佶亦應聲贊道:“宋卿既是孝子,又為忠臣,理應嘉獎。”

宋煥忙跪下謝皇上與太上皇的褒獎。隨後趙桓攙扶著趙佶同乘一輿回宮。京中民眾夾道迎接,見兩宮皇帝如此親近融洽,莫不感動,均連聲歡呼、贊不絕口。

此後趙桓再無顧慮,先後賜死了蔡攸、童貫等趙佶近臣。宋煥身為蔡京、蔡攸父子的姻親與黨羽亦未能置身事外,趙桓以“以言者論其聯親奸邪,冒居華近,妄造語言,以肆欺妄”為由,先其落職,後責授他為單州團練副使,永州安置。

趙桓再請趙佶居於龍德宮,稱龍德宮環境有益於修身養性、最適合頤養天年,若無必要,父皇不必再外出受外界喧囂之苦。這等於是將趙佶軟禁在了龍德宮。另外將以前服侍趙佶的宦官都趕往龍德宮居住,不許他們再入禁中,違令者斬。除此外,趙桓又令提舉官每日將太上皇起居情況詳細上報,安排新的內侍在龍德宮供職,名為妥善照顧父皇,實則旨在監視趙佶動向。

趙佶見宮中內侍新人增多,知道他們實是趙桓派來的耳目,便想以財物賞賜收買,不時取一些金銀玩物賞給他們,但趙桓知道後馬上下令,命開封尹仔細檢查出入龍德宮的物品名目,如有得上皇所賜者,必須納之於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