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2000年,漢江,波特蘭,紐約(第6/21頁)

他走進來,打量四周:“很漂亮的房子。”

“Peter買的,他和我媽媽結婚了,兩個月前。”他看向她,她聳聳肩,“沒什麽,我明年就要去讀大學了,不會在這裏住太久。”

“你好像又長高了一點兒。”

她笑了:“你好像每次看到我都會說這話。不過,我現在有五英尺六英寸,差不多是一米六七的樣子。”

“這高度很好,不要再長高了。”

“這裏的女孩子好多個子都比我高,我倒是還想長高點兒,不過我都已經18歲了,再長的可能性不大。來,到這邊坐,我做了奶茶。”

她帶他到廚房,給他倒了一杯奶茶,他拿起她隨手放在調理台上的書:“現在英文沒什麽問題了吧?”

“還好。”

“同學對你怎麽樣?”

“大部分同學都很友善,整個學校只我一個中國人,他們對我有些好奇也能理解。”

“功課呢?”

“也還好啊,雖然不是全A,但也足夠讓這邊的老師把我誇得天花亂墜了。”

“我知道你一定能行的。”

她遲疑一下,終於忍不住問:“你怎麽會來波特蘭?這可是11月,早過了遊客過來看燈塔、吃龍蝦的季節,緬因的冬天出了名的又漫長又冷得要命。”

“我正好在紐約辦點兒事。”

“如果你是在波士頓辦事,我就相信你是順路來看我。”

他看著她,笑了,坦白承認:“我找晶晶拿到了地址,是特地來看你的。”

喜悅從她心底一點點升上來,她的笑意從眼底流淌,仍努力控制著,用平淡的聲音說:“我都說了,沒人會虐待我,你就是不肯放心。”

他再次認真打量她,她穿著紅色格子襯衫,藍灰色套頭毛衣,藍色牛仔褲和雪地靴,頭發依舊紮成馬尾。她在他的目光下有幾分不安,突然說:“高翔,我們走吧。”

“去哪裏?”

“我帶你出去轉轉。”

高翔租的是一輛福特,左思安要求她來開車,他將鑰匙遞給她,她嫻熟地起步,駛到老城區,這裏是波特蘭的市中心,有漂亮的古建築,但十分空曠,紅磚鋪就的道路上偶爾才有行人經過。

“這裏平時都這麽冷清?”

“過了遊客季就是這樣的,我剛來的時候也不習慣。不過現在還挺喜歡這份安靜的。”

她停在一家意大利餅屋前,帶高翔進去,裏面也沒什麽顧客。她點了咖啡和一種長條形的點心,高翔要掏錢,她攔住:“我請客,我暑假打工掙了好多錢呢。”

他被她那個帶著小小炫耀與得意的表情逗樂,由得她付了賬,兩人到一角桌邊坐下。“據說這裏的特濃咖啡很正宗,你試試。”

高翔嘗了一口,點頭贊成:“確實不錯。”

她開心地笑:“夏天我來這家店吃過一次雪糕,好吃是好吃,就是小小一杯要四美金,太貴了。對了,這種點心裏面夾的其實就是雪糕,你嘗嘗。”

她將點心送到他嘴邊,他並不愛吃甜食,可在她殷切的目光下還是咬了一口,看著她毫不避忌大口吃著剩下的點心,也有說不出的開心。

“你真的應該夏天來,我可以請你吃龍蝦。這個州的口號就是:We're Really Cold, But We Have Cheap Lobster(我們真得很冷,但我們的龍蝦很便宜),”她用手比畫著,“每只都有這麽大,現煮出來的,吃一只就飽到不行。還有龍蝦卷,也很好吃。”

“你完全拿我當吃貨了。”

他突然擡手,用食指擦著她嘴角的奶油,在她的嘴唇上有一個小小的停留,她的臉一下漲得通紅,掩飾著慌亂,用歡快的語氣說:“走,我們去看燈塔,那算是波特蘭的標志,來了不看挺可惜的。”

波特蘭確實是個不大的城市,開車不過十來分鐘,便到了燈塔所在的威廉姆斯堡公園。他們下車,放眼望去,公園內的遊客只有他們兩個人,海風吹得人幾乎站立不定,波濤洶湧拍擊著海岸,海面籠罩著濃霧,一直彌漫過來,四下全都是灰蒙蒙的,鉛色的雲層翻滾不定,天空開始飄起細細的雨絲。

“這種天氣,難怪沒什麽遊客。”

“是啊,天氣晴朗的時候其實挺美,但一到冬天就是這個樣子了。這裏是斯蒂芬·金的故鄉,你看過他寫的小說沒有?”他搖頭,她說,“他是本地出生的恐怖小說作家,我覺得他小說裏的恐怖氣氛,其實跟這裏的氣候多少有些關系。”

他們頂著風走到那個著名的燈塔下,仰頭看去,白色的塔體旁邊是幾座有著紅色屋頂、白色墻面和門廊的古典建築,搭配得十分典雅。左思安已經凍得直打哆嗦,聲音顫抖著充當導遊:“緬因州海岸線很長,有很多座燈塔,不過這座燈塔最有名了,建於1791年……”

“好了好了。”高翔打斷她,將她拉到懷裏,用自己的風衣攏住她,“你已經盡到地主之誼了,不過這種天氣再帶我觀光下去,我怕你會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