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詩歌賞析(第6/11頁)

酡顏是醉酒或羞怯時臉上微微的緋紅色,西螺紫很可能指的是骨螺紫,是以骨螺科的貝類為原料制成的紫色顏料,在西方又被稱為“帝王紫”。佛頂指佛頭,相傳佛的頭發為青色,因此人們常常以“佛頭青”比喻青黛色的山巒。

春天裏的桃花隨風飄飛到四鄰的庭院,看到這麽美好的顏色,還沒有飲酒便有了熏熏的醉意。桃林襯著群山與白雲,那如同腮邊緋紅的顏色配上青黛色的遠山,是如此的相稱,美如圖畫。

這如同王摩詰一般的意境,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淺粉色與深青黛色的搭配,永遠都是中國傳統配色中最鮮明美好的一筆。中國風的配色,有很多很多空靈曼妙的美好,藏在歷史裏,如同遺珠,靜靜閃耀著輝光。

三百年恩未敢諼

——磐桓志行,建侯不寧

漂泊秋風博一尊,乾坤何處可墻垣。八千裏戍相思切,三百年恩未敢諼。漢鼎尚應興白水,唐京亦許用花門。讒言離亂生輪死,不共盤桓痛老昆。

——《甲申避地過起八兄山房令兒眉限韻率意寫尊垣諼門昆五字同右玄作》三首七律之一

這首詩的標題很長,意思是:甲申年避難在孫起八的家中,讓傅眉限韻和右玄一起做詩,所限的韻一共五字,分別是尊、垣、諼、門、昆。

甲申,又是甲申,明朝的最後一年。國變之年,傅山寫下了大量憂國懷思的詩篇,這組詩也是其中之一。

孫起八,名穎韓,字起八。其祖上孫繼先為明隆慶年間進士,官至四川道監察禦史,為當地的名門望族。甲申國變之後,傅山在孫家寓居了一段時間。

在“八千裏戍相思切”一句之後,原詩有注:風傳鹿翁入燕,鹿翁實戍黔中。

鹿翁指的是吳甡。吳甡,字鹿友,晚號柴庵。他是明朝崇禎十五年的內閣次輔,在醫學上也頗有成就。

吳的一生,仕途幾起幾落,天啟七年因魏忠賢而罷官。崇禎十一年春,改任兵部左侍郎,因病未能赴任,“帝怒,落職閑住”。崇禎十六年奉命督師湖廣,又因“越宿忽下詔責其逗留”被罷官,後被遣戍雲貴。明亡後,吳甡隱居邑中二十六年,著作等身,《柴庵疏集》、《安危注》等入清後皆被列為禁書。

這句小注說的是這樣一件事:吳甡之前被遣戍雲貴,其時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聞訊,馳書援救,崇禎帝不允。三月,李自成攻占北京,五月,福王建立弘光政權,下旨赦還吳甡。民間便有傳言說吳甡已經領兵攻入北京,但事實上並不是。當時福王想要重用吳甡,但被劉孔昭等所阻,吳甡此後便一直隱居。由此可以判斷,此詩寫於甲申年五月之後。

“八千裏戍相思切,三百年恩未敢諼。”這一句說的就是吳甡從戍地雲貴驅馳八千裏北上收復京師,憑借的就是對故國的相思,從未有一刻遺忘過大明三百年的深恩,同時也表達了傅山對於重振大明河山的信心與期望。

原詩最後還有小注:先兄逝三年矣,予避地筮易,得屯,之初故用磐桓雲。

“屯”指的是周易中的屯卦。

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雷雨之動滿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

象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

象曰:雖磐桓,志行正也。以貴下賤,大得民也。

由此可以看出,傅山占蔔得出的是屯卦的初九變爻。無論是屯卦的卦辭還是變爻的卦辭,意思都是在說暫時不宜有所行動,要積蓄實力,要堅持正道,要以尊貴之身去團結百姓,獲得民心,這樣才有利於建侯立國。

國家變亂,局勢不明,傅山不得不從筮蔔中尋找未來的方向,堅定自己的內心。這個屯卦,對傅山的影響應該是很大的,使他堅定了通過武裝起義反清復明的信心,接下來的一兩年,他散盡家財,各處聯絡義士,甚至親自組織義兵,都是遵循這卦辭的指示,向著建侯復國的方向邁進。

將軍明晦事何如

——紅花滿城的金陵,不是大明的南京

醉後參橫舊晉墟,將軍明晦事何如。吳歌子夜隨人聽,獨自傷心《越絕書》。

昆山弦子水晶簫,花月春江漿漫搖。哀思縈回清客夢,大風傖耳倩誰撩。

——《聽吳歌》二首

這首詩當寫於傅山下江南時。文中也曾提到,傅山到達南京的時候,鄭成功軍事上失利,敗走鎮江。這首詩便隱晦地描述了傅山對當時政治軍事形勢的擔憂。詩中的將軍指的是鄭成功。

參星當空,我醉後不寐,在這晉朝都城的故地南京,擔憂著將軍的大業,不知是明是晦,結果如何。耳畔響起了子夜吳歌,任由人們聆聽,唯獨我在為吳越的興亡而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