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第3/3頁)

當年大秦缺乏對大略有高瞻遠矚的人才。

眼下同樣如此。

縱然始皇有窮極天下之心,奈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奈何奈何?

不過當年秦能尋得尉繚子,但在天下革新方向,卻是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商鞅’了。

秦對於魏國立國初,就能擁有‘李悝、樂羊、吳起、西門豹’四個大政治家,可謂是羨慕嫉妒恨,只是最終也只能徒嘆羨嫉。

隨即。

扶蘇收回心神。

他目光緩緩看向了嵇恒。

大秦的確沒有第二個商鞅這般的大政治家。

但大秦眼下擁有嵇恒。

嵇恒之才未必就輸給商鞅。

只要嵇恒如尉繚子一般,願意為大秦定下大略,大秦就定能如當年掃滅六國一般,將天下進行一番徹底革新,從而再度奠定大秦上百年之興盛之基。

一念至此。

扶蘇陡然明白了嵇恒前面提到的一句話。

“開創、守成、中興、延續、傳承有序……”扶蘇低語,眼中露出一抹亮光。

這恐才是真正的長治之道。

天下不需要真的時刻革新,只要在問題沒有徹底爆發前,將問題給解決,便能夠延續國祚,商鞅之法,為秦興盛一百多年,只要大秦能夠在這一百多年內,在舊有基礎上‘更法’,同樣能繼續延續。

而這便是中興!!!

只要能保持‘更法’,大秦便能一直長存。

想到這。

扶蘇心中浮現一抹激動。

見狀。

嵇恒嘴角露出一抹冷笑。

他一直在注意扶蘇,見扶蘇這忽驚忽喜,大抵猜到了扶蘇的心思。

但想幾度中興談何容易?

縱觀華夏歷史,能一度中興的,尚且屈指可數,何況數度中興?

嵇恒很想勸扶蘇一句。

不要相信後世的智慧,後世沒有那麽多的智慧,他們既要處理自己的問題,還要處理前面百余年積累下來的痼疾,除非代代都有天降聖人、天降中興之臣,不然根本就不現實。

只是最終嵇恒還是沒有說出口。

扶蘇拱手道:“還請先生替大秦指明方向。”

“談不上指明方向。”嵇恒擺手道:“我沒那麽大能耐,對於自己的才能,我還是清楚的,只能對當下時局做出一定判斷罷了,大秦眼下還不到更法的時候,也沒有達到更法的標準。”

“大秦的集權還不夠。”

“權力彌散,不夠集中,更法難以實施,更難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