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為吏!(第3/3頁)

大秦也將從原本的困境脫身。

徹底活過來。

而且這兩個主意暗中又很是貼合商鞅創建的軍功爵制,其實本質也算是在軍功爵的基礎上做出的一定延展,只不過步子跟眼界放的無比開闊,不再拘泥於當時得失,而是放眼於長久未來。

李斯手臂撐著案幾。

他的視野一下子回到了過去。

他並未出仕的時候,若是聽聞了這些消息,會是怎樣的反應?

一念間。

李斯就面露苦笑。

他自認自己恐會喜極而泣。

因為關東六地對門第看的很重,沒有貴族看重,根本就踏不上仕途,就算踏上了仕途,也基本就在一鄉一裏或者是在縣裏當個小吏,想繼續往上,根本不現實,也沒有這個機會。

而這還是自己在地方頗有微名的情況。

如果不是士人,或者就是普通出身,根本別想踏上仕途。

扶蘇這兩個建議一出,對於那些底層士人,以及底層黔首而言,提供了一個十分可觀的上升空間,或許再往上依舊有很大的難度。

但至少已經是從無到有了。

而這未嘗不是扶蘇建議的高明之處。

給底層機會,但也只是機會,想真正登臨廟堂,注定機會渺茫。

大秦的核心終究要落到學室上。

只要學室不改變,朝堂及一些核心位置,注定不會有太多變化,但對於底層民眾而言,官府願意開出一個口子,又何嘗不是皇恩浩蕩?

李斯此刻對想出這兩辦法的人也是充滿了好奇。

此人眼光很是毒辣。

他直接選擇拋棄儒家跟貴族,進而擁抱最底層、最不起眼的布衣士人及數量最多的黔首群體,而且一些理念其實跟商鞅的治政之道暗合。

而這種政策未嘗不是軍功爵制最好的宣傳之法。

也是對大秦新政最好的解釋。

高明!!!

這就是李斯心中的評價。

不過他也看得出來,這兩個政策恐只是開始,並不會僅是結束,一定還會有後續的,而且後續多半是針對貴族跟士人,因為那人眼中似就容不得這兩個群體,或者說是見不得這兩個群體高高在上。

李斯笑著撫了撫須。

見百官沒有異議,扶蘇目光微凝,他在心中沉吟了一下,繼續道:“不過僅僅是這些,我認為是不夠的,或者說是對老秦人有些虧待,老秦人為大秦拋頭顱灑熱血,付出了太多太多,這些功賞本就是老秦人應得的。”

“但老秦人是這場天下戰爭的勝利者,眼下他們又哪有半點勝利者的模樣?”

“我個人認為還當對老秦人進行嘉賞。”

“譬如……”

“對老秦人賜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