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為吏!

殿中回蕩著李斯莊重清晰的聲音。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朝廷大政穩定九年有余,六國貴族黑惡欲圖復辟,儒家勢力蜂起欲行王道,足證復辟舊制之暗潮洶洶不息,殿下當朝論政,以鞏固關中為要,以老秦人為本,提出‘入學’‘為吏’兩種解決之法,臣以為的確不失為妙策。”

“當可解軍功爵制之疲乏,也能消弭黔首之怨恨。”

“臣認為善!”

見李斯終於點頭贊成,扶蘇心中大石落地。

他其實很擔心李斯會反對,但只要李斯點了頭,其他朝臣也就不會輕易反對。

此事大體就已定下。

“只是按殿下所說,上造、簪裊及以上爵位的士卒功賞能夠得到滿足,但最為普遍也最為尋常的公士呢?這些士卒的數量是最多的,高達幾十萬,若是放眼整個大秦,位列其中的更是上百萬,這些人又何嘗不是大秦根本?”李斯的聲音重新響起。

扶蘇點點頭道:“扶蘇自然清楚這點。”

“公士乃爵位之末,數量也最為繁多,他們對田宅的需求也最為殷切,因而朝廷定然也是要考慮這些人的存在的,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兩種辦法,都是以上造為基礎,而按律上造可以獲得兩頃田地及兩宅,但如果換取了‘入學資格’以及‘為吏資格’。”

“在關中的只能保留公士獲封的田宅。”

“多余的田地必須收回朝廷。”

“至於去到關東為吏者,他們在關中的所有田宅都會收回,此外對於過往已經兌現的黔首,如果想獲得這兩個資格,同樣要舍棄原本的田宅,只能保留最基礎的‘公士’田宅,當然若是日後他們立功,再度被升爵,依舊能按律獲得額外田宅。”

“簡而言之。”

“上造、簪裊爵的黔首,想獲得子弟入學資格及自身為吏資格,則必須舍棄理應獲得的田宅,而至於不更等以上爵位的黔首則保持原狀,每戶都能免費獲得一個入學資格,以作為對這些中高爵位者的相應補償。”

“不過上造、簪裊級爵位的黔首,獲得田宅的其實並不多,因而主要還是看後續有多少人願去到關東為吏,如此才能收回不少田地,或者是一些中高爵位的黔首,想要前往關東為吏,朝廷也能借此收回不少田宅。”

“當然田宅數量是有限的。”

“因而注定會有些人是沒辦法得到兌現的。”

“所以朝廷能做的,便是給他們廣開方便之門,準許他們通過額外的服役年限來提升爵位,但也僅限最初的幾年或者十幾年,時限一到則相應的臨時律令將會直接廢止。”

“此外。”

“或許還有不少黔首依舊不為所動,堅持索要田宅,這方面朝廷的確沒辦法真的兌現,只能讓他們等,等何時朝廷手中有多余的田宅,到時才能封賞下去,不然也就只能繼續等下去了。”

扶蘇的聲音很冷淡。

但言語裏卻透著一股驚人寒氣。

眾朝臣卻並無意見。

世上沒有萬全之法,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朝廷唯一能做到的,便是盡可能的兼顧更多人,朝廷已經給了大多數底層之前想都不敢想的選擇,至於那些依舊頑固不思變通的,他們已不在朝廷的考慮範圍之內。

朝廷要的是整體的平穩。

通過入學跟為吏兩個辦法,已能夠將原本怨念極重的底層分化,也能讓其中大多數人生不出太多的怨恨,這其實就已經達到了目的。

朝廷也只能做到這些。

至於還心存不滿的,則注定要被拋棄。

這無可避免。

李斯看著扶蘇,暗暗點了點頭。

扶蘇已有幾分君王氣質。

心要狠。

不能有婦人之仁。

更不能真想著去當萬古聖王。

不過通過扶蘇的話,他們也察覺到了更多問題。

扶蘇的為吏之舉,或者說對公士爵位的彌補等,其實本質依舊是拆東墻補西墻,只是墻面終究只有一面,補上了西墻,那東墻呢?

軍中士卒的缺少又如何填補?

姚賈拱手道:“殿下考慮周全,臣實心悅誠服。”

“只是臣心中依舊有不解。”

“按殿下所言,軍中恐有幾萬甚至十幾萬的士卒,將成為大秦官吏,雖然只是最底層的官吏,但對於關東的沖擊也是顯而易見的,這些官吏被安排到關東會如何,臣姑且不談論,臣擔心的是,抽離了這麽多士卒,邊疆會不會有些不穩?”

“經過蒙恬上將軍幾次討伐,匈奴的確已潰不成軍,但北地依舊有小股匈奴勢力盤踞,也依舊在不時的侵擾大秦領地,若是抽離太多士卒,會不會給匈奴喘息之機?到時匈奴卷土重來,朝廷又當如何去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