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為吏!(第2/3頁)

“臣有些擔憂。”

扶蘇微微頷首,沉聲道:“典客擔憂的不無道理。”

“朝廷政令頒發,以邊疆的艱苦,不少士卒恐都會選擇回到關中,亦或者去到關東為吏,南北兩疆八十萬大軍,至少也會少幾萬到十幾萬不等,這對軍隊實力的確是一個極大的削弱,因而朝廷是需要補齊士卒的。”

“至少在長城修築完成前,北疆三十萬大軍是不能少的。”

“關中這些年人口凋零,青壯欠缺,已不能夠繼續抽調了,我的建議是從關東抽士卒。”

“關東?”眾朝臣心中一驚。

眾朝臣對視一眼,全都眉頭一皺。

扶蘇面色肅然,緩緩道:“的確是關東,也唯有關東。”

“關中需要休養一段時間,不能再這麽頻繁征發了,而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的子民都是大秦的子民,征發關東民眾入伍,又有何不可?”

“我知道諸位大臣心有顧慮。”

“但我認為大可不必。”

“我三日前就曾對諸位說過。”

“天下一直存在新老秦人之分,就算諸位口頭上不說,但心中也一直有這個區分的,對新老秦人其實也始終有著差別對待。”

“但……”

“隨著入學跟為吏政策的推行。”

“朝廷拖延的功賞基本都能償還了,此後朝廷將不再有任何虧欠,那是否也意味著,老秦人今後跟新秦人已無其他區別?更無所謂新老秦人之分了?”

“朝廷自當對天下一視同仁。”

“而且朝廷若長久的對關東區別對待,豈非不加劇關東秦人的不滿,也會讓關東對大秦越發離心離德,唯有破除其中的隔閡,大秦才能真正的實現天下一統。”

“也才能做到真正的天下一治。”

聞言。

眾人竟皆沉默。

到這時,他們也明白了。

扶蘇之前特意提到新老秦人之分為的就是此時。

他這次召集群臣,所圖謀的事情很多,不僅是想解決田宅功賞,還想將新老秦人之間的隔閡給徹底打破,其中零零碎碎還摻雜著對儒家的針對,對底層的拉攏。

心思不可謂不多。

但都通過一件事達成了。

想到這。

李斯等人目光微凝。

看向扶蘇的目光中,第一次生出了敬畏。

他們已能夠清晰的察覺到,扶蘇相較過去的青澀不成熟,已有了極大的提升突破,現在的扶蘇冷漠睿智,做事也變得有條理起來,若是朝堂上誰還敢繼續小瞧,定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杜赫跟姚賈對視一眼,眼中露出了幾分凝重。

他們之前對扶蘇是有些輕視的,甚至有意無意的想打壓一下扶蘇,以此來凸顯自己的不同,繼而在朝中樹立自己的威望,甚至是想借此獲得更多的政治威望。

李斯、頓弱等老臣年歲都大了。

沒幾年就會退下。

到時三公九卿之位,就是他們這些人相爭,而過去扶蘇政治見解不成熟,他們也就動了一些心思,想通過踩壓扶蘇,讓自己最終能躋身到更高位置,畢竟他們下意識依舊認為陛下是不滿扶蘇的,但直到此時,他們才豁然醒悟過來。

扶蘇早已今非昔比了。

只是他們過去被自己的自信給蒙蔽了。

一時間。

幾人也是冷汗涔涔。

李斯想的跟其他人不一樣。

他其實在聽到扶蘇的建議時,就敏銳的察覺到了扶蘇的意圖,也很早就聽明白了,扶蘇是想將這些政策推廣到整個天下。

此舉是扶蘇對軍功爵制的補充。

隨著入學跟為吏的門路開啟,軍功爵的賞賜將不再局限於田宅,而是多了另外兩個門道,通過授予黔首子弟入學的資格,以及授予黔首為吏的機會,將軍功爵大大的拓展了,而且這種拓展面是很廣的,只要能獲得爵位,基本都有機會獲得。

這也意味著……

今後或許人人都可上學。

人人都可為吏。

至少大秦治下的秦人都有這個資格。

此舉一出,對天下的影響其實非常大,大到有些難以預估。

開的口子太大了。

尤其是對舊有的出仕途徑的沖突,更是大到有些難以言喻,這對原本的貴族、士人體系的沖擊,也將會非常的巨大。

他目光緊緊的盯著扶蘇。

一時間,李斯有些好奇,這些主意究竟出自何人之手。

他不認為是扶蘇想出來的。

扶蘇這一年的確有了長足的長進,但人就算改頭換面,但學習領悟到的東西是不會輕易改變的,扶蘇沒有這種意識,更沒有這種眼界,甚至……

扶蘇自己恐就沒有想到過這些。

不過相對而言,這兩個辦法,的確是大秦目下最好的脫困之法,若是能夠真的踐行,一直困擾大秦的軍心問題,軍功爵的改動,也都會有一個顯著的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