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紫金公司的加薪很隨意……(第5/7頁)

陸雪:“要不,我開個老板培訓班,從擺早餐攤開始教?”

“算了,你連餛飩裏的水撲蛋都煮不圓。”

陸雪:“……”

什麽時候水撲蛋還要煮圓啊!

看得出來,安夏確實很煩,都開始故意找碴了。

“光一個人煩多沒意思,說來聽聽,誰讓你煩,我幫你罵他?”陸雪握住安夏的手,將她軟軟的手合在自己的兩手之間,像是有力的支持。

安夏靠在他身上,把農科所的人心中只有研發,完全沒有銷售的概念大大吐槽一番。

“要是沒有競爭對手,我還能理解。不僅有,對手還是孟山都!孟山都啊!發明了DDT和橙劑的公司,他們的種子橫掃阿根廷和印度。面對這麽強大的對手,居然說慢……慢……來……啊!我真是要氣死了。”

安夏重重吐出一口氣,她的「中國貨」上有不少賣棉制品的公司。

要是中國的棉花種子從此受制於孟山都,要交各種專利費,產品價格就會上去,從此全無競爭力。

賣紡織品的公司們每年能為「中國貨」帶來幾百萬,包括但不僅限於交易傭金、翻譯費用、快遞費用的提成。

要是他們紛紛倒閉,對「中國貨」來說,將會是一個不小的損失。

聽完安夏的抱怨,陸雪忍不住好笑:“你已經提前焦慮到國內的紡織品公司都倒閉了?想得也太遠了吧?”

“未雨綢繆聽說過沒有!”安夏嘆了口氣,“這樣下去的話,我的擔心遲早變成現實。”

“要是農科院沒有找好代理的種子公司,你可以先把這事跟他們敲定,這樣不就能提前做準備了?”

“種子公司……有推薦的嗎?”

“中國種子集團,原來是農業部種子局,是國企,有種子銷售的資質。”

安夏眨了眨眼睛,忽然覺得此事可行。

一個電話打完,此事又不可行了。

中種集團的經營範圍是水稻、玉米、小麥、向日葵和蔬菜,不帶棉花玩。

他們賣的每一個品種種子的產業鏈都是完整的,橫空冒出來一個棉花,涉及一個整體的配套,成本過高,沒有必要。

安夏忽然想到一個問題,種子現在到底是不是只能國企買賣。

郭教授回答:“不是,外商獨資不能買賣,中國的民營企業可以。但是民營企業缺乏銷售渠道,所以都是通過國營種子公司。”

“那就簡單多了。”安夏對郭教授說,“走其他種子公司的渠道,中間涉及到合作問題。反正你們都打算親自上陣做推廣了,推廣的時候銷售率是最好的。

要是你們這個月推廣完,銷售公司下個月才接上,中間說不定就被別的公司搶先了呢。”

安夏給出的建議是:“成立公司,自己幹,紫金科技出錢出人做銷售,由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和郭教授的技術入股。”

郭教授有些忐忑,不知該不該答應。

安夏又親自去了一趟農科院,找到郭教授,她曉以利害。

這邊郭教授跟單位商議了半天,好在此時許多單位都在外面找項目自己做,農科院跟紫金科技成立一個合資公司,不算什麽。

得到領導的首肯,郭教授才跟安夏敲定合作方式和協議。

要不說深市怎麽能成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呢。

他們管招商引資的部門太有眼光了,他們要的高新技術不僅僅是IT產業,連高科技種子公司他們都要。

深市領導熱情地邀請合資種子公司落戶,並且給予了各種優惠政策。

於是,紫農基因技術有限公司就此成立。

被迫快速成長,現在真的懂人工智能又懂一些農學的王小山被調到紫農公司擔任技術對接人。

從此紫金公司的薪酬神話又多了一個——有一個員工,就因為種了蔥蒜,工資漲了百分之五十!!

這種掐頭去尾的神話,信以為真的人不少,一時間大學寢室的窗台上擺滿了種植蔥蒜的壇壇罐罐。

只有王小山知道自己的壓力有多大,漲的薪水不是白漲的。

剛聽說調過去的時候,他還挺開心。

不就是模擬大規模種植嘛,現在事情都已經理順了,他只要天天按時到公司打卡上班,計算機會自己運行一切。

但是安夏找到他,對他說:“現在你看見的工作,只是模擬大規模種植,你要好好想想,這批種子有可能出現什麽新的問題,而你要如何解決。”

能有什麽問題!

他怎麽知道!

他現在只比剛開始接手的時候稍微多了解了一點植物基因和病蟲害相關的東西。

看著王小山絕望的眼神,安夏提示道:“你有沒有覺得,特別愛幹凈的人反而容易生病?”

“沒有……”王小山的世界裏從來就沒有那種喪心病狂愛幹凈的人,人以群分,他的朋友們都是半夜蹲小攤,各種臟串都吃得無所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