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紫金公司的加薪很隨意……(第6/7頁)

安夏:“好吧,我跟你講,你要是去了印度,你就是屬於特別愛幹凈的人。”

“我,咳,也不是很講究。”王小山老老實實回答。

“至少你喝的是煮開的自來水吧?就算喝溪水什麽的,至少也知道要挑個清亮點的吧?!印度人能喝漂著垃圾和屍體的河水,他們還不拉肚子,你敢跟他們比嗎?”

王小山大為震撼:“肯定不行,我上回不小心吃了半只死蝦都拉了三天。”

“對吧,他們就是有抗體了,你好好想想。如果棉鈴蟲對BT蛋白也產生抗體了怎麽辦,怎麽研發新的抗體,從哪裏入手,在這個過程中,你能做什麽……”

王小山被安夏拋出的一個接一個的問題打得暈頭轉向。

“你不懂沒有關系,這些問題是農科院的人應該想的,他們提出假設,你用計算機把他們的假設推演下去。”

這邊王小山剛領悟到自己的價值,那邊安夏就聽說農科院後院起火:八個技術骨幹辭職了,前陣子被外派到國外學習先進技術的科研人員,有三十二個沒回來。

安夏對此並不意外,在九十年代的出國潮中,每個單位的人都有一個共識:“公派出國”就等於賴在國外不走了,如果回國,說明這個人在國外混的不好。

別說外派出國的科研人員,就連出國比賽的運動員,都曾經發生過人剛到國外,選手半夜突然消失,再見面,已是其他國家代表隊的成員。

這些人在報紙上被罵「白眼狼」,但是他們社會上的名聲是「真有本事」,沒有人覺得他們的行為是叛逃。

農科院的收入確實很低,一個月五百多塊,還要跟官僚風氣鬥智鬥勇。

而此時孟山都公司給重要的科研人員發的工資是一年三十萬,還有車有房。

國外其他的科技公司可能比孟山都低,但不會低太多。

這些跑路的科研人員中,有一部分是原計劃給紫農公司的。

安夏又去了一趟農科所,想跟郭教授討論一下新的人員安排,在辦公樓裏沒找到人,同事說他在實驗室裏。

安夏在實驗室外面等了一會兒,有幾個穿著白大褂的年輕人路過,他們在小聲的討論那幾十個沒有回來的人。

“聽說他們在那個公司裏,一年有二十萬,還配房配車。”

“真好,可惜我來得太遲了,不知道下一次公派出去是什麽時候,我還能不能趕上。”

“我也是,我姑姑在美國呢,要是我過去的話,還有人照應。”

“我也想走,不是錢的事,主要是那幾個老的,什麽事都不幹,賴在位子上,想到我可能五十歲才能被提一級,心都涼了。”

……

年輕人們走遠了。

不過只言片語,安夏已經感受到了這裏的不安定氣氛。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安夏等了一會兒,郭教授就出來了,他的形容有些憔悴,一下子損失了那麽多個科研骨幹,對他的打擊挺大。

他做了很多計劃,現在全部都成空,要重新培養能接手的人。

“安總,不好意思。”郭教授嘆了口氣,“我們這邊要耽誤進度了。”

在農科院待了這麽久,郭教授對所裏的種種弊端心知肚明:

說好做出成果有獎勵,但是就那幾十一百的獎勵,都能拖欠。

說好有房子,最後還是論資排輩,年輕人看不見出頭之日。

說好領導的眼睛是雪亮的,努力就有回報,最後只有口頭表揚,而且還有可能幹得越多錯得越多,最積極的人挨罵最多。

他有情懷,有理想。

但他不能要求所有人跟他一樣。

“這也要怪我不好,我想等紫農公司所有的手續辦完再告訴他們,沒想到……如果早點告訴他們的話,也許他們就不會走了。”

求穩,還是求穩。

郭教授就怕要是提前把待遇福利之類的說了一通,結果紫農公司在辦手續的半途中出現什麽問題,讓人白高興一場,顯得很不厚道。

他打算一切板上釘釘再說。

安夏笑著搖搖頭:“郭教授,你應該向火箭那邊學習學習,他們什麽都沒定,手裏只有幾張圖,也敢到國際上去投標,還投中了。”

“哈……”郭教授苦笑一聲,接著嘆了口氣,“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

“算啦,就當他們給新人騰地方,好好培養新人,讓人發揮主觀能動性,用計算機來做那些打雜的事情。”

安夏還是比較樂觀的,反正第一代抗蟲棉都已經出來了,資料數據都齊全,這給新來的研究員一點成長的時間,希望他們看在錢的份上,成長的足夠快。

紫農公司有農科院的技術入股,所以,安夏也面見了院長,跟他確認一下人員到位的問題。

院長這會兒的精神狀態也很頹,好在他的腦子還是正常的,沒有抱怨現在的小年輕吃不了苦,只想著去國外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