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拿捏(第3/3頁)

祝煉那兒也是,咬死了,祝纓的敕封不下來,其他的一切免談。不照著祝纓開的單子來,有一樣算一樣,朝廷不答應,他就不接受。與他同行的路丹青比他還死心眼兒,姑娘見天在京城裏蹓跶,看似隨意,實則也是一個“姥的安排都是最好的”。

朝廷這裏,姚辰英又擠了進來。戶部與地方的博弈自來有之,姚辰英雖然不知梧州詳情,但是糧呢?布呢?還有聽說你產鹽?

他接手的戶部不能說不好,但接下來的天下收成不能說不差,正是需要多一處稅源的時候。

姚辰英又找皇帝鬧。

皇帝道:“吏部還沒說什麽,你戶部怎麽來了?”

姚辰英道:“那是祝子璋啊!她每到一處,必能經營得當。政事堂真是誤國!凈說些虛名,不談實利!應該召祝煉來問,這個安南節度,能繳多少糧、多少布帛、多少土產!”

有了姚辰英的加入,祝煉、路丹青才真的開始有了正事,每每與戶部爭得面紅耳赤。

一連爭了一個來月,眼見到了正旦,祝煉又補賀表,條件還未談妥,宮宴又開了。

祝煉的新任命沒有下來,但是祝纓還是梧州刺史,政事堂就將她的那一份節賞發到了祝煉手上。祝煉重又見到了京師的奢靡,對著這許多的節賞感慨道:“要是這些東西現在就能送回家裏,該有多好。”

路丹青翻了翻衣料,道:“是哩,好幾年了,姥都沒有制這樣的新衣了。也不知道今年她舍不舍得過好一點兒。”

……——

祝纓自覺自己過得挺好的,雖然抽稅抽丁恢復了戰前,但是不用打仗了,花費驟減!

新衣服也裁了,簇新的,張仙姑也制了一身新衣,腿上蓋了一張鮮艷的氈毯,肥貓要趴上去,被祝纓提起後頸皮塞進了一旁的大提籃裏。

張仙姑道:“你與它鬧什麽?”

“呃……有件事兒,得跟娘說。”

“什麽事?”張仙姑心裏閃過很多念頭,心砰砰跳起來,難道是要養個孩子了?

“我想,搬到西州去。”祝纓對張仙姑說。

張仙姑吃驚了:“啥?這兒住得好好的。”

這兒並不好,祝纓將毯子給張仙姑拉了拉:“不是早就說好了麽?要做節度使,要建新城的。這兒太靠東了,西州位置更合適。”

“什、什麽時候?”張仙姑懵懵地問。

“麥收後、春耕前,時間有點兒緊。”整個天下百姓生計還是以農耕為主,凡是涉及到普通人的安排,都得照著農時來。

尤其是分地,地上的莊稼是按時令來的,這邊兒種下去,忙了半天沒等到收割就給遷走,白忙活了。到了新的地方,又不能馬上適應、接手新的土地。口糧都要成問題了。

“哎喲,這個,哎,這個……”

祝纓道:“你先不急,我先過去,看看新城墻好了沒。好了,再來接你。不過應該差不多。正好,可以在那兒過夏天了。”

“這兒挺好的。”張仙姑又嘀咕了一句。

“會遷一些娘的熟人,不愁沒人說話,給他們分地,不會虧待的。到了西州你就知道了,那兒有點兒像老家。”

地勢平坦,不用爬上爬下的,對張仙姑的身體好。日常可以坐個小車出遊,哪怕是騎牲口,也不用擔心滑下來。

祝纓很少提到老家,張仙姑有點愣神,道:“老家啊……那行,我等你接我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