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士紳(第2/3頁)

士紳們一陣嘈雜:“應該的。”

趙蘇上前道:“大人,父老們聽聞天使在此,久不回還,要在梧州過年,特地來拜年。”

顧翁——如今被稱為顧翁的是顧同的父親了——上前道:“安撫使早年曾到咱們福祿縣,大人或許忘了,咱們卻是不能忘記的。”

冷雲心頭一暖,有些感動:“你們還記得嗎?哎喲!我確實曾做過刺史,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李彥慶當然知道他當過刺史,不然也不會派他過來了,但是李彥慶有一種疑惑:剛才也看到祝纓怎麽待治下百姓了,冷雲是萬萬不可能這麽做的。兩相對比,說本地士紳是為了給冷雲拜年而不是沖祝纓來的,狗都不信!

冷雲信了。

他很高興,不幸這些人他一個也不記得了,又詢問其他士紳的名字,與他們聊天。福祿縣的士紳官話好一些,冷雲終於找著能說話的人了!

祝纓道:“進去聊吧。”

到了堂上,滿屋的嘈雜寒暄。

冷雲不記得當年的小鄉紳,卻知道:“哦!你是顧同的父親?”“噢?趙振的父親?”然後又認識了許多其他人的父親,聽他們說著他們的兒子。很快,他就記不住這許多人名了。

張仙姑聽趙娘子說祁娘子也帶著孩子過來了,高興地說:“那咱們看看她們娘兒幾個去。”趙娘子又說:“正商議著,我們老的在老家,給她們送到山裏來,夫妻分開不好……”

嘰嘰喳喳地走了。

士紳們也換了一輪,譬如顧翁。祝纓問顧翁:“令尊可好?”顧翁道:“在家靜養,也想上山拜望大人,可惜不能成行,在家裏懊悔得很。”

“人好,比什麽都好。”

顧翁又說顧同:“小兔崽子,這些年也沒回來兩次,曾又自己留在京城,不得回來!”

祝纓道:“他是朝廷命官,怎麽能夠擅離職守?”

顧翁搖頭道:“讀書讀傻了。”

說話的時候,眼睛卻看向了趙蘇。然後低聲解釋,顧同派人從京城送來了年禮,不但有給家裏的,另封了一份給祝纓這個老師的。讓家裏給帶到山裏。

顧翁收到兒子的家書,顧同內心十分煎熬,話也寫得顛三倒四,上一句寫祝纓是女子,三十年仕宦經營、無數人利益糾葛毀於一旦,下一句又轉回來寫“沒有她,我等也沒有登天之階,於我等實是有恩”。這些,顧翁就不對祝纓講了。

前面聊著,趙娘子與張仙姑的嘴也沒閑著。

趙娘子道:“可別當他們待阿妹全都是好心!這幾個月,他們又慌又忙呢!”

張仙姑忙問:“怎麽個意思?”

趙娘子道:“要說,阿妹才出事的時候,是真的都著急,知道阿妹回來,也是真的盼著。感激也是真感激。一個一個,熱乎乎的心把阿妹迎回來、送進山,還要怕知府會害阿妹。

等阿妹進了山,一個一個,又開始琢磨他們自家啦!說的都是,要怎麽樣對待阿妹、對待山裏。京城的人來一次,他們就驚一次。”

張仙姑吃了一驚,道:“我們怎麽了?我家孩子可從來沒對不起過他們,回來以後也沒害過他們。”

趙娘子嘲笑道:“可他們家還有孩子在外鄉呢!一個一個,躥來躥去,都怕自家孩子受阿妹的害。好好的官兒做著,突然不叫做了,再要問罪,怎麽辦?這官兒是阿妹叫他們做,他們才能做的。做的時候高興,這時又想起來源頭,只想要好、不想要壞?舍不得不做這個官呢!不要臉!誒,對了,他們還提過鹽的事兒呢。”

張仙姑心裏有點難過,仍然說:“不會都這樣的。”

趙娘子道:“嗯,那是,也有說有今天都是靠阿妹的,不能恩將仇報。這不,爭一爭,又要跟在外做官的兒子問話,又派人去,又有會館捎信的,就為商議個同進同退。一來一回幾個月下去。沒等他們明白,阿妹又做回大官了!這下好了,不用商議了,一個一個忘了慌張樣子,都說該接著聽阿妹的。”

張仙姑嘆道:“人心就是這樣,誰也不能不顧自己。”

趙娘子撇撇嘴:“要我說,他們山外人就是不痛快,迎回來的時候既然是高興的,那就繼續高興下去!從來沒有讓他們吃過虧,為什麽不繼續相信下去?現在又裝好人樣!”

張仙姑道:“唉,人心隔肚皮。不說他們啦,你真舍得她們娘兒幾個到山上來?多好的大胖孫子啊!”

趙娘子也有些不舍,仍然說:“那也不能離開他阿爸呀。我想他們了,回來看他們就行。”

張仙姑仍然記著山下士紳的事,記著等會兒得提醒女兒。一面應付趙娘子,又招待她們婆媳吃飯。看著趙娘子的孫子,也是滿眼慈愛——卻不提帶這兩個孩子去見祝大。

前面,祝纓也設宴款待冷雲等人與士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