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兩路(第3/5頁)

皇帝被這些大臣搓磨了幾年,也磨出了些眼光,道:“當然啦。不過呢,只要能一敗而勝,使胡人不敢南下,也就容他了。”

太子道:“是否……下令北地官員……探病?”

皇帝道:“讓祝纓去看看吧,這人,就是太單純,要做事就一門心事做事,也不在旁處用心。”

太子總覺得祝纓是個有城府的人,也不知道他爹是怎麽得出一個“祝纓單純”的結論的。不過祝纓辦事確實讓人放心,太子便也不反駁了。

太子卻是有另個想法想對父親說的:“阿爹,設若鄭侯有個萬一,鄭相公就要丁憂了。如今王相公也病著,政事堂不能沒有人,是不是補一個?”

皇帝道:“你看誰合適?”

太子道:“兒年輕,也看不準,還是要阿爹定下的。只要能做事就好。頂好不要亂哄哄的就知道吵架。”

皇帝深以為然:“唉,劉、施二位要是還在就好了。罷罷!就竇朋吧。”

太子想了一下竇尚書,好像也沒什麽不妥的,除了不是那麽的奪目,守成倒也能做得。他道:“只要合阿爹的意就好。”

皇帝道:“身為天子,怎麽能夠恣意而為?是要合適治理天下。你要記住啊!不可隨意胡來。”

太子恭敬地領了訓。

鄭熹這裏選派了禦醫往北送,這裏又派了信使找祝纓。

……——

鄭熹把禦醫送走,同時又寫了封長信給祝纓,托她留意照顧一下鄭侯。如果可能,對中軍大營也再多上心,協助鄭侯辦一些事,盡量隱瞞消息。如果有“萬一”,提前送一消息回京,他好準備。

禦醫上路,鄭熹便召來了溫嶽。

溫嶽丁憂在家有些日子,眼見出孝,該安排上了。

鄭熹更不廢話,問溫嶽:“你的本事,還沒落下吧?”

“不敢懈怠。”

“好,你去大營報到吧!”

溫嶽忙問:“那禁軍?”

“我安排別人。你到了軍前,戒驕戒躁,要謙遜謹慎,敢於擔當。如此一來,才好談以後。”

溫嶽試探道:“君侯……”

鄭熹道:“但願只是微恙。你到了那裏,與子璋會面,他是個念舊情的人,必會照應人的。他於軍事不甚了解,你要與他好好相處。”

鄭熹想得很周到,祝纓身份勉強夠了,且是個管補給的,拿捏住了前線的將士,可以比較好的執行鄭侯的安排。但是其他方面,想必是不如溫嶽一個祖上就混行伍的人。趁著鄭侯還在,接下來還有祝纓照應,把溫嶽送上去,立功,受賞、升職。

慢慢通過溫嶽繼續掌控軍中的部分勢力。

溫嶽忙答應了。

鄭熹動作很快,溫嶽在禦醫後面也跳上了北上的大路。

鄭熹尋思著,自己的安排應該很周到了,剩下的就看天意。環顧四周,只見政事堂裏唯有他一人,竟生出一點點寂寞的味道來。

忽然有點想王雲鶴了。

一聲通報打斷了他的思緒:“相公!王相公來了!”

鄭熹的目光砸在了通報的書吏的身上,將這書吏看得一個哆嗦:“相、相公……”

鄭熹收回了目光,正一正衣冠,疾步出迎。卻見王雲鶴被兩個書吏攙著,正往政事堂走來。他快步走上前去,揮開一個書吏,親自扶著王雲鶴:“您還病著,怎麽親自過來了?”

王雲鶴緩緩地道:“我聽說,朝上不太平。”

鄭熹面帶憂色:“傳聞家父微恙,已派人去看了,但願不要誤了戰事才好。”

王雲鶴看一眼他,鄭熹的目光不避不讓。

王雲鶴道:“你是怎麽想的?”

“臨陣換將是大忌。”

王雲鶴點了點頭:“我知道,倒也是這麽個道理。然而要防萬一。主帥纏綿病榻,恐怕軍心不穩。”

“是。”

王雲鶴與鄭熹進房交換了一下意見,王雲鶴的意思,得派個副帥過去:“聽鄭侯之令,又可代鄭侯出擊。”

鄭熹道:“您看,冷侯如何?”

王雲鶴道:“現在能用的左右就那麽些個人。承平日久,用進廢退。只盼著這一場仗能讓上下警醒些,能磨出幾個可用之材。”

“是。”

王雲鶴倒是個君子,自己雖病著,面聖的時候仍是建議保留鄭侯,同時派出冷侯,並不曾借機要召回鄭侯來養病。

鄭熹也不得不敬佩這個胖老頭兒,換了他,未必就有這樣的心胸。

鄭熹日盼夜盼,只想盼著鄭侯痊愈的消息。不意皇帝召了他與王雲鶴過去,告知了要再任命一位丞相的消息。

王雲鶴不反對竇朋,鄭熹此時也不便反對。皇帝於是下旨,讓竇朋進了政事堂,同時仍兼任戶部尚書。

做了丞相之後,竇朋對前線的補給便大方了許多,以往總要多問兩句再給,現在這兩句還是問,但是數目上放寬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