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經營(第2/6頁)

他經商是有頭腦的,同鄉會館他也算計在內了,考慮到了租用場地等等問題,也不想在外面另起爐灶。這個糖坊,它也得用原料,越是路近的原料越好,那就不得得罪鄉親大戶。要打開市場,也得會館這兒幫個忙。

“官”給的要求得做到,祝纓要求不能太高價,走的是“易得的量大便宜,不易得的可以高價”的路子,項大郎就只好把赤砂糖、白砂糖的價格壓下,而將冰糖的價格擡高,又將有新鮮造型的紅糖塊之類的價格還照原本的樣子來。

規模大,他的成本就被壓低。離原料產地近,原料運輸的成本又降了下來。即使定價偏低,利潤仍然可觀。

今年輪值的是趙翁家,趙翁道:“你說這些饞我們不是?”

項大郎陪笑道:“哪裏敢?只是講一講,您還不知道大人麽?我是嘗個鮮兒,好的還在路上呢。再說了,您那兒種橘子的利,我可什麽話也沒說呀。”

趙翁想說他家與阿蘇縣的買賣,想到他的父親,心道:大人這是補償他吧?

轉而問項大郎要怎麽吆喝:“你有好物,得叫人知道。這時節,舊年橘子也賣沒了,新的還沒下來。來會館的人也少了哩。你壓價賣,地頭蛇怕不要砸你的攤子哩!”

項大郎笑道:“我分賣給小販。自家也支個攤子零賣,比賣給小販的稍貴些,這樣小販也能賺著錢,也不能賣太貴。要是有大鋪子進貨呢,我也賣給他們。”

祝纓分一只耳朵聽他說,知道這位年輕的商人不必自己多管了,聽到最後笑了起來,難得的輕松。

項大郎吆喝也有一套,如何讓別人知道呢?

項大郎道:“我已帶了些糖來,天氣又熱,我請街坊們喝糖水。”

砂糖類就這麽賣。便宜的東西,賺相對貧窮的人的口碑。街口支攤子,路過的一人一碗,當眾給人看,一口大鍋,投點兒料,最後加一大勺赤砂糖或者白砂糖,見者有份。連請三天的客,每天熬它十大鍋,也花不了多少錢,但是口碑就出來了。

請客的同時再將價格宣揚出去。相對低廉的價格就是最好的廣告。何況糖的品相還不差。

冰糖就不一樣了,他想拿大塊的冰糖就在糖水棚子外面放到一個大盤子裏顯示一下,給大家看,這個貴。

當然,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街頭流氓之類以及本地官吏的“孝敬”。這個就需要與本地官府打好關系了,不但要求會館裏的人長袖善舞,還得祝纓出面。

祝纓一只耳朵抖了抖,笑道:“等你想到哪裏還來得及?我早辦好了。”

她這次過來給冷雲等人的禮物裏就有南府的糖,跟冷雲沒打招呼,卻與刺史府裏幾個管事的、尤其是司法參軍等人提了。

整個刺史府裏,冷雲會給她面子,其他人多半有點怕她。這點自知之明她還是有的,魯刺史在日,她在刺史府裏的評價就是很刺的一個人。誰掀了她的攤兒,她就拆了誰的家。當然,那種情況應該不至於發生。

她仍然讓項大郎準備一點禮物,各處送一送,同時包一些糖,也送出去。

項大郎馬上答應了。

祝纓留了一份名帖在同鄉會館,說:“如果有事,拿著名帖去見董先生。若無事,不要往前面湊。”

項大郎等人趕緊答應了。

祝纓又叮囑他們:“不要冒進。”

項大郎本就小心,這一聲答應得更加恭敬真切。

…………

祝纓的州城之行十分圓滿,照例采購了一些東西之後便與郭縣令等人啟程回府。

路上,四人又爭了起來,祝纓依舊是輕松愉快。到目前為止,她的計劃執行得都非常的順利,她看了一眼四人,心道:你們現在說得再高興,回去還得照我的來!

她後半部的計劃還包括了定規,除了雇傭鰥寡孤獨之外,還有收購甘蔗等的規定。就像同鄉會館的章程一樣,她不給定死了,只是定個大致的框架,以免膠柱鼓瑟。

回到府城之後,祝纓道:“得啦,各人幹各人的事去吧。秋收之後,咱們就開始幹咱們的事兒。”

王縣令這回便不肯落後了,道:“大人,雖說各縣官糖坊要到明年才能得,現在能不能讓下官們觀摩一下?到時候現學怕晚了。”商戶,他們只能收點稅和孝敬,官糖坊就……對吧?

祝纓道:“行。”

現在她正閑著,先帶人到了現在的項家糖坊裏去,這些官員也只是看個熱鬧,郭縣令道:“這麽大的?”

祝纓笑道:“對呀,不然能賣遍全州、全天下嗎?你們想,人喜歡吃糖嗎?讓人人能吃飽了肚子之後有心思吃糖,一個人,一年吃一斤糖,一天還不到一錢,不算多吧?我賣便宜一點,讓人都能吃得起。”

郭縣令吸了口涼氣:“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