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串連(第3/6頁)

祝纓道:“小吳還跟你說什麽了?”丁貴這樣子活脫脫一個小吳附體了,必是學話。

丁貴吐吐舌頭:“沒沒沒……沒什麽了……”

祝纓道:“都不許去煩唐師傅,也不許對他說不好聽的。”

“哦……”

“幹活去,閑得慌就去把馬刷了。”

小黃笑嘻嘻地:“有小柳了。”

“那你就替他去。”

小黃不敢多話了,哭喪著臉去幹活。不多會兒,小柳就被替了過來,不但自己來,身後還了個顧同——他終於自暴自棄了,寫了簡單的幾條之後就拿來給祝纓看。

祝纓細讀了他寫的條款,大方向沒有錯,一些細節沒有考慮得很清楚。她對顧同道:“這是給雙方看的,訓誡的口氣不能太強。”顧同到底是山下正經讀書人,不像趙蘇,如果趙蘇來寫,口氣就會更合祝纓的意。

趙蘇……祝纓想,他到京城也有幾年了,也不知是否能沉得住氣,不要急著選官。

…………

京城,國子監。

趙蘇臉上似哭似笑,趕緊把臉埋在雙掌中,面皮一陣亂動,再擡起頭來又是一臉雲淡風輕了。身邊是同窗們的討論:“什麽?朝廷真的許了?各府都有保送的名額?那得多少?”

“一、二百總是有的吧?”

“那也不算多呀。”

“不少了!現在才多少人?”

“嘖,要來一群學不好的啦。”

“接下來是不是要說各州府都得有人做官啦?簡直荒唐!朝廷取士又不是冬天開粥鋪的施米施粥。”

他們議論紛紛,也有說朝廷此舉很好、能夠教化遠方的,也有說這樣會拉底國子監水平的。

說得好像本來國子監就沒有廢柴似的!趙蘇心中嘲諷。

“國子監本來也不是全都是棟梁的,不肖子多得是。”一個刻薄的聲音響了起來。這是一個年輕的學子,同學裏算是學問不錯的,最恨同學中的紈絝拉低了國子監的評價。

當然啦,國子監底下管的學校多了,有些人純是因為父祖蔭進來讀書的,廢物還是有不少的。

“你他娘的說誰呢?”當即就有人開始揀罵。

難得的,雙方都湊齊了幾個幫手,接著就打了起來。一時筆墨紙硯亂飛,堂堂國子監,學生打架與鄉村私塾的頑童也沒什麽兩樣。

很快,教授博士等都來了,將雙方分開,打的打、罰的罰。趙蘇搖搖頭,慢慢踱回自己的書桌前,翻看著記的筆記。這件事情是他義父上書促成的,國子監下管的學生裏有的覺得好、有的覺得不好、有的無所謂,但是整個國子監的官員、老師是高興的,想來天下各府也都會高興。

只是以後選官又會多些競爭對手啦……

想做官並不是很容易的。正式的科舉考出來的人且不能馬上授官,他們這些學生又比這些通過科考闖出名號來的人要稍難一些。此外還有各地選送的生徒、貢士,他們也得經過考核才能做官。偏遠地方的學子水平通常不高,就像以前的自己,比人差了不少見識。直接送到京城一般競爭不過別人。

但是如果給他們其中一些聰明人一點機會,能夠在國子監這樣的地方呆兩年,不但學做學問,也熟悉一下京城的人情世故與規則,他們通過考核選上官員的機會就會大大的增加。

趙蘇有點猶豫,是趁現在這批人還沒來就爭取一下呢,還是等一等?

筆記上的字他一個也沒看進腦子裏,心中滿是猶豫。

只恨現在剛剛回來上課,還有八天要等。這八天他課也沒很用心聽,胡亂記著筆記而已。好容易熬到了放假能夠放出國子監,他回到了祝宅,第一件事就是寫一封信,請教一下祝纓自己應該怎麽辦。他委實難以抉擇。

信寫好了,一時又找不到南下投書的人。小黃等人上京送年禮已然回去了,回程將他上一封書信給帶走。他身邊倒有幾個仆人,又不放心這些人送這封信。一時躊躇。

猶豫間,門被敲響。

小廝去應了門:“甘大叔?”

趙蘇從房裏出來:“是甘大郎嗎?請進。”義父帶他拜訪過各府之後,嶽桓對他是更照顧一些,他們又都不吩咐他什麽事兒。甘澤、金良等人卻是熱心,偶爾會來看看他。

甘澤道:“小郎君住得可還慣?”

趙蘇道:“住到義父家裏再安心不過了。”

甘澤道:“今天卻有一件事要尋你來問。”

趙蘇忙問何事,甘澤道:“七郎要見你。”

“我?可是義父那裏……”

甘澤道:“你到了就知道了。”

趙蘇忐忑,匆匆交代兩句就與他一同到了鄭侯府上。這一次他也受到了“馬上入內”的待遇,跟著甘澤來到了鄭熹的書房。

行了禮,趙蘇恭謹地站著,鄭熹沒讓他站太久,而是說:“坐下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