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串連(第2/6頁)

他到了簽押房,丁貴給他上了茶,他也先不敢喝,先將寫了的本子奉上,道:“大人,小人已將所知寫完,不知是否妥當。”

祝纓接過了本子,很快地翻看了一遍。仇文的書寫應該是下過功夫的,不能說很美觀,卻很工整,詞句裏偶有些口語,條理都很清楚。祝纓道:“只做個商人不能將你的本事全使出來啊。”

仇文道:“小人已覺滿足了。”他仍然盼著祝纓給他點評一下。

祝纓先不點評,而是問他:“如果你回寨子裏,能夠與族人處得好麽?能夠不受傷害嗎?”

仇文道:“大人的意思是?”

“郎錕铻不識字,現學有點兒晚了,他如果受了敕封,也需要屬官的,你願意做官嗎?”阿蘇縣的例子,塔郎家也遲早得請朝廷再封屬官的,仇文很合適。

仇文猶豫了一下,又搖了搖,道:“我不喜歡那裏。還是在城裏做個商人的好。”

祝纓道:“也罷。不過你現在仍是要接著寫的。”

仇文道:“願為大人效力。”

祝纓道:“奏本不是這麽寫的,來,我教你。”她教得很簡單,仇文現在只需要知道格式、避諱之類要素即可,文采先不需要,越“淳樸”越好。

祝纓道:“無論修辭還是典故都不是一時能夠全學到的,慢慢來,不懂也沒什麽。奏本第一要務是將事情說明白,第二是要使自己的事能被準奏。”

由於要求不高、講得簡單,仇文很快就找到了要領,祝纓又為他將錯別字給圈了出來,道:“你重新寫過。”

仇文臉上一紅:“是。”

“不要太急,你寫定了文本,還要念給郎錕铻聽一聽,定了之後再遞上去。顧同擬的條款也快成了,到時候一塊兒給他聽。”

“是。”

“現在買賣忙麽?”

仇文道:“大人但有吩咐,小人必能應命。”

“那你每天抽一個時辰過來。”

“是。”

祝纓命丁貴將他送出去,又命牛金:“你去再尋一副桌椅文具來,就放書房那兒。要成人用的。”

牛金領命去,又往書房裏放了一副桌椅文具,書本也找了一套來。

安放完畢回前衙復命,於門口處遇到了小江和江舟,笑道:“江娘子?好久不見了,你們這是去了哪兒了?”

江舟道:“你在府裏不知道,我們這回可……”

兩人正答著話,小黃從外面走過來:“哎,有話進去說呀,堵門口像什麽呢?”

小江道:“你打從京城回來之後話變得更多了。”

小黃笑嘻嘻地道:“回來了高興嘛!”

幾人結伴往裏走,牛金問小黃:“你出去幹嘛的?”

“大人叫我去看看唐師傅。”

江舟問道:“他還沒弄好麽?”

小黃道:“大人不急。”

幾人進去,到了簽押房外,小黃道:“你們先。大人,江娘子她們兩個回來了。”

小江和江舟也不推辭,兩人先進簽押房。

祝纓道:“回來了?怎麽樣?”

她二人山中收屍、撿骨頭、拼屍體,足弄到現在才回來。小江道:“長見識了。”說著,很自覺地從袋子裏掏出了一個本子交給祝纓。

祝纓翻了翻,上面都是她整理的這次整理屍體的心得。她一共拼了比較完整的三十六具屍骨,另有殘缺不全的幾十具,為趕時間,兩人每天得拼個好幾具。小江道:“應該還有一些,不過骨頭也都爛了,又或者被野獸叼走了。就是拼成的這些裏頭,恐怕也有混雜的。拼全了的都裝起來收葬了,都削木為碑。只怕時日長了也就找不到了。”

祝纓點點頭,阿蘇家這些年祭祀用的肯定不止這些,能有這些已經不錯了。

她看小江的總結有一條十分有意思,說是南方人和北方人,骨頭上有比較明顯的差別。不止是形狀大小,比如頭骨,額頭、下頷等部都有些不同。可以據骨頭大致分辨出人的地域來。

祝纓道:“很好。給你們三天假,對了,喝點清熱解毒的湯劑。”將本子遞還給了她。

小江道:“在山裏也天天熏。”

祝纓道:“那就好。”

小江猶豫了一下,將兩頁寫有婦女特征總結的紙放到了祝纓的桌上,斂衽告辭。

小黃望著她們離開,才進來說了唐師傅的事兒:“唐師傅說,還差一點兒。大人,他不會是個騙子吧?”

祝纓道:“胡說。”

丁貴也繞了過來:“大人,我表哥聽到他的名字就要撓頭。您看,弄個新東西,多花些時日咱們懂,花這麽多錢,咱們是真的不懂啊!好不容易手頭不那麽緊了,您不心疼一下自己個兒,孝敬孝敬老封君、置田買房,都花給個糟老頭子像什麽呢?你是要回京的,就京城的宅子,它也不大。京城地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