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種田

祝纓與小江聊完之後,又該幹什麽幹什麽去了,情緒上也看不出來有什麽起伏,每天做事也不見什麽異常。家裏家外、衙門上下也都沒覺得有什麽不對勁兒。他們壓根也沒辦法從祝纓的身上看出來她跟人聊了什麽,聊的事兒重要不重要。

她打小就這樣,難見有十分活潑的時候,作息也極規律,天天幹些正事。

這種規律的生活卻在臘月下旬被打破了——下官、當地士紳給她送年禮來了。

大部分小京官想改善生活的時候就要謀個外任,一則地方上的收入比較靈活,正直一點的從公廨田之類上就能得到好處了,貪一點的就要自己加稅,二是逢年節就有人送禮。這種年節的禮物,是被默認可以接受的。

連年節禮都不收、都要等值回禮的,常要被人側目。“懂事”的下屬們也常會早早地準備好禮物,得貴重一點的。福祿縣的官紳也不例外。

祝纓這裏,才翻兩頁縣志,那邊關丞送禮來了。寫兩行來年的規劃,莫主簿又來。不辦公務看看邸報上的新消息,顧翁家來送禮。邸報不看了,翻兩頁閑書,趙翁家又來了。

他們不止自己過來,還會帶著家中的子侄。有人的子侄是在縣學上學的,皆以學生自居。顧翁還請祝纓收了他孫子顧同當學生。

祝纓道:“我可是明法科出身,選老師可得慎重,不能耽誤了他。”

顧家祖孫不再苦苦要求入門當學生,肚裏卻吃驚:明法科麽?

縣學裏各科也都開,但是福祿縣這個“文氣”過於稀薄,正經的經史都教得不怎麽樣更不要提明法科了。顧家祖孫在福祿縣看到的“明法科”與事實上的明法科差別還挺大。如果讓王雲鶴說,合格的明法科,祝纓得把《春秋》也背下來。但是在福祿縣,明法科可能連律法都不全。

這人哪裏像是個明法科的樣子麽!

顧同更是不敢置信,縣令是要視察學校的。縣學也樂得讓縣令給學生講個課,祝纓當時也沒拒絕。以顧同的感受來看,祝纓的水平比他們博士、助教都高。

顧同有點小尷尬,進也不是、退也不是,顧翁卻道:“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知京師又是何等氣象了!”一句話強把話題轉了過去,與祝纓說了幾句對帝都的向往才告辭。

顧翁之外,連雷保父子都登門了。祝纓待他們與別的士紳也沒有什麽區別,雷保心中滋味難辨。當眾挨打是丟了臉,但是之後沒有趕盡殺絕還總帶著他,也沒再下手整治他。恨呢,又不敢,感激,實在說不上!報負?又不知從何談起。

祝纓這兒穩如泰山,雷保如坐針氈,恭恭敬敬說幾句官樣文章就跟兒子一道走了。

到趙灃帶著兒子過來送禮的時候,祝纓徹底放棄了,把書一扔:“好吧好吧,我不幹別的了。”

小吳笑道:“您這一年到頭的,也是該松快松快了。”

祝纓道:“我這一年也沒覺得累啊。”

小吳心道:那是您。

別人放到祝纓這個位置上,光愁就能愁死,她還活蹦亂跳的給人添著堵呢。

祝纓整了整衣襟,等著趙灃來拜見,卻見來的只有兩父子。祝纓不動聲色,跟趙灃寒暄幾句,也不提趙娘子。倒是趙灃先提了,說自己的妻子“沖動冒失”,當街捆了人給縣衙送來十分失禮,應該是先報官的。

祝纓道:“娘子是熱心腸,且也沒有代官府斷案,有什麽好計較的?”

趙灃忙說:“那是不敢的!”

“誒?”

趙灃趕緊補充了一句:“哪個膽大包天敢越權呢?”

祝纓道:“那是,至少咱們福祿縣都很好。”又問趙灃覺得縣城怎麽樣,有沒有覺得哪裏還有改進的地方。且說自己是新任的縣令,還不太了解情況,希望“父老”們能夠知無不言,多多幫助她把這地方搞好。

趙灃道:“不瞞大人說,我等草民好些年沒見著過縣令啦,您又如此體恤,我們哪有什麽好挑剔的?”

兩人你來我往,都說得滴水不漏,祝纓並不向他問那個侄女兒的事兒,趙灃也不向祝纓提及那個姑娘。寒暄數語,祝纓對趙蘇說:“放假了就玩兒,別玩過頭了就行。”

趙蘇也恭敬地說:“是。”

祝纓道:“你這官話說得不錯了。”

趙蘇道:“偶遇到江娘子,教導了一些,委實有用。”

祝纓問道:“你的同學們,學得如何?”

趙蘇猶豫了一下,道:“呃,在本縣算好的。”

祝纓微笑了一下。趙蘇又趁機向祝纓借幾本書籍:“本縣書籍原也不多,家父家祖雖搜羅了一些,也難與書香世家相比。雖有心往州、府去尋覓,苦無門路,縱拿著錢去也不知道該買什麽樣的書。還望大人能賜幾本書籍,晚生回去抄錄,必按時歸還,不敢有汙損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