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心眼(第4/7頁)

花姐道:“你自己有數就行了。哎,你怎麽知道珠子在竹子裏的?”

祝纓道:“看人。真是老實巴交的,被欺負死也就死了,但是家人生病,能想到自己親自來賣珠,被強索的時候也沒有忍氣吞氣地交出來,反而放言讓人得不到,可見是有些腦子的。所以輕易不會毀珠。他家裏有病人,心裏有念想。

他以前都是賣給海邊收珠子的人,頭回來這兒。他在這裏沒有朋友,自己一個人來的,人生地不熟,沒有別的窩。屋裏能翻的都翻遍了。沒人給他把珠子帶走,屋子裏又沒有,那就是屋子外了。被逼得急了,又不能藏太遠。隨便找找,就差不多了。

除非中途有賊偷了去,他又不必為賊隱瞞。”

花姐道:“那……”

“嗯?”

花姐道:“沒什麽。我只是覺得,她有些執拗了。”

“咱們還是想想自己吧,回去之後咱們都要忙起來了。”

花姐問道:“忙什麽?”

“我要下鄉走一走。一同去吧。”

“幹爹幹娘呢?”

“帶上。單獨放在縣衙裏我也不放心。他們語言又不通,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祝纓說。

她要下鄉,得帶著小吳、侯五、曹昌等人隨行,以張仙姑不放心的態度,花姐也得跟著。留縣衙裏的還有幾個熟人?不如一同走了。

花姐道:“哎喲,那得帶不少東西,我得去列個單子。”

一忙起來,花姐也就顧不上小江了,小江主仆二人還是跟著走。這等領附著官員隊伍行進,並不是什麽稀罕的事兒,看的人也不太在意。

又過一天,祝纓再在下一處驛站歇息,卻在這裏遇到了幾個面熟的人——福祿縣縣丞、主簿一行。

…………

縣丞、主簿沒有料到會在驛站裏遇到頂頭上司,兩人臉現為難之色,上前行禮:“見過大人。”

祝纓道:“快快請起。你們兩個這是幹什麽?是咱們縣衙裏發生了什麽事嗎?我這就回去了。”

“這……”

縣丞與主簿心中大呼倒黴,刺史傳召他們是不敢不去的,但是被頂頭上司給逮了個現行,他們也是有些尷尬的。“越級溝通”這種事,一般人幹起來是有顧忌的。

兩人尷尬地笑笑,道:“大人這是要回去了嗎?”

祝纓道:“是啊。你們呢?”

“這……刺、刺史大人有召。”

“哦,那是不能不去,是吧?”

“是……是。”

祝纓也沒為難他們,為難個什麽勁呢?刺史有這個權利這麽幹,讓縣丞和主簿現在受這個夾板氣也沒意思。

“那就去吧,”祝纓說,“好好回話。我又不會攔著你們。當上官的不能這麽不懂事兒,你們說是吧?”

後一句話聽得縣丞和主簿心頭一突,訕訕地道:“那不能,那不能。怎麽敢這樣說上官呢?”

祝纓道:“既然要趕路就早些去歇息吧。”

縣丞和主簿背上起了一層牛毛細汗。

以前,每年到了時間縣丞或者主簿會帶了賬跟汪縣令在刺史府會合,他們報賬給刺史聽,汪縣令就負責順便挨個訓,其余時間就住府城裏不過來管事。祝纓到縣衙辦完交割之後就沒有離開,反而像是要安家了。

他們就私下說,新任這位祝縣令看著一臉聰明相,仿佛是有點別的名氣,但是!她拖家帶口住過來了!也太不懂事兒了!非賴縣裏不走幹嘛呢?

這二人雖非本地人,卻是本州人,看祝家這一群人的樣子,是完全不懂本地方言的。祝纓突然說“不懂事兒”,他們不由做賊心虛了起來。

兩人目送祝纓離開,主簿就到了縣丞的房裏,兩人以方言交談。

主簿道:“他不會是知道些什麽吧?難道有人告密?”

縣丞道:“慌什麽?再看看。”

“這回他才到了州城回來刺史大人就召你我二人去,是不是有什麽事呀?難道刺史大人又要收拾他了?他不太好收拾?”

縣丞道:“先見了刺史大人再說。唔,大人說什麽,咱們就含糊應著,先看看。神仙打架,咱們先別摻和。”

主簿故意說:“他有什麽豐功偉績咱知道得不多,可他也太不叫人省心了,能有一個省心的上司該有多好。上任汪縣令多好?天天住府城裏,一年也不過來幾次,大家也都過得自在。也不用他幹活兒,只消每年見上刺史大人兩三次,大家把縣裏的事打理得好好的,公廨田的收益也都給汪縣令送到府城裏去。”

當上官的,不給下屬添麻煩,不與下屬共處一處,這應該是基本的素養!

縣丞道:“除了汪縣令,你還見過別的縣令這樣的?還有,以後不能再當他的面隨便說話了!”

“哎,省心的日子到頭了。”

“他已算是省事的啦,也沒問賬,也沒案,也不曾叫人訓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