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初到(第5/7頁)

她又蹓跶回了驛站。

驛站裏,張仙姑等人也在吃水果,都說這個好吃。祝纓把籃子交給她們:“都分一分吧。”又讓給車夫也分一些。

第二天,她又去了刺史府,門上還說刺史沒回來。她便不再問,又跑去逛街。中午的時候再去問,還說沒來。祝纓看著,今天已然有人投了帖子,又在門房裏候著了。她也不點破。

第三天再登門,這回門子就說了:“大人回來了,不過正在處理政務,您恐怕得後半晌再來了。”

祝纓道:“也好。”

她掐著時間,午休的時間一過,她就到了刺史府,也不催,就等著。曹昌有點看不過去,想要上前說話,被小吳一腳踩在了鞋面上。曹昌看向小吳,小吳低聲道:“這是刺史大人擺架子呢,就算知道,也得等。”

祝纓又等了半個下午,人來人往的,她倒氣定神閑,還揀了個陰涼地兒搖扇子。

太陽熱得發白,裏面出來一個衙差,說:“大人請福祿縣祝大人說話。”

話說得極客氣,祝纓也就客客氣氣地跟著他去見刺史。

刺史是個五十來歲的長須男子,看著像是“功臣畫像”。這樣的畫像,一般大肚子、腫眼袋、長眼、胖臉,極有威嚴,不管畫像裏的人本人是幾歲,一律畫得像是五十開外,因為年齡的關系看著好像又有一點慈祥。

祝纓正式向他行禮,他還了半禮,笑道:“哎呀,前日我出去了,你倒來了,等急了吧?”

祝纓道:“確實想早些領您的教導。”

刺史“呵呵”一笑:“哎,你是年輕人裏少有的能幹人,我們這些老東西也沒什麽好教導的啦。咱們打過交道的,上回送到大理寺的案子,是你核的。”

“兩年前五月間到京的那樁張、王械鬥的案子?那時候下官還年輕,做事難免不周全,大人恕罪。”那案子她給認為量刑輕了,給加重了一級。

刺史的笑容淡了一點點,表情也正式了一點:“怎麽這麽說呢?你要不周全,政事堂能把你放到這裏來?年輕人,不要妄自菲薄嘛!你日後的成就大著呢。”

祝纓道:“您過獎了,以後的事兒下官也不敢多想,只想把眼下的事兒做好,不給您丟臉。不能讓人說上官主持之下還有人做事有紕漏,這是做下官的本份。”

刺史哈哈大笑,問道:“你也到了有兩天了,感覺如何?”

“荔枝好吃。就是話有點兒難懂,下官只好安安靜靜地聽他們說。”

“住久了就知道了,平日也不必多與他們打交道嘛!必要說話時,這些衙差總有懂的。”

“這倒是個好法子,原本還猶豫該怎麽疏理,您一說,頭一樁就得弄個聽得懂話的聽差。”

兩人說得漸漸投機。刺史頗具長者風範,道:“本州地處偏遠,苦是苦了些,正需要你這樣的年輕人。雖然到了偏遠的地方,也不要頹唐沮喪,對了,記得不要與京裏斷了聯系。常寫寫信嘛。你不記著他們,怎麽能叫人家也記著你呢?”

“真不太想寫。路上就寫了一些,旁人一向和氣,劉先生偏說下官寫的信,‘說她毫無文采,都是侮辱了文采二字’,實在讓人害怕。”

“哦!”刺史有點驚訝地說,“是那位天下文宗麽?”

“要不是倒好了,也不至於這樣挑剔了。”

“挑剔是為你好。不管你的人,才是眼裏沒你。”

“是。那剛才的話,您就當我是在撒嬌成不?”

兩人都笑了。

刺史從頭到尾都很和氣,還要留祝纓吃飯,祝纓聽他的口氣也不是很真心,而且看看時間,太陽還掛著沒落山,就說:“不敢打擾您。您才回來,多少事兒等著您,能抽這會兒空開導下官幾句,已是感激不盡。”

刺史果然沒有再留她,說:“你呀,不要忘了去你們府裏。知府雖然不在了,你也不要怠慢別的上官。”

“是。”祝纓十足的好學生樣。

刺史親自把她送出了屋,在檐下看著她。祝纓倒退三步,才轉身慢慢地走開去。

……——

祝纓出了刺史府,小吳和曹昌都在外面等著,曹昌牽了馬過來,小吳看祝纓的臉上一點顏色也沒變,完全看不出來經歷,問道:“大人,咱們是回驛站呢?再逛逛?”

祝纓道:“回去。還有別的人沒拜見呢。”

拜見也是有講究的,她還有別駕、長史等上官沒有拜見。又有,州裏各録事、各曹即“參軍事”以後很可能要打交道,頂好也見一見。他們的品級未必如祝纓高,但是現官不如現管,以後免不了要用到。用到的時候現燒香就有點倉促了。

拜見得講究個次序,不見完了刺史,這些人都不能見。最好是按著品級,所管事務的重要與否排個序。

如果有特殊的情況,比如與某人是熟人、親戚、或有其他親密的關系,倒可以提前見。如果自己窮得叮當響,那也只好另尋他法或者裝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