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人情(第4/7頁)

祝纓決定把這個人留下來,包四季衣裳、一日三餐,一年再付五百錢。但是家裏好些粗使活計就都有人幹了,包括但不限於打掃、燒火、漿洗、打水、出門拎東西等等,張仙姑和花姐因此可以輕松許多,可以有閑情看書、管賬、做針線、跟鄰居閑聊串門等。

祝家沒用過仆人,就都聽花姐的了。

杜大姐衣服只要布衣就行,吃的更是不挑剔。因為祝家還沒有男仆,就先把門房西間收拾一下,弄了張小床、一個衣櫃、一張桌、一張椅、一個盆架,就是她的房間了。

張仙姑扼腕:“早知道這樣,打家具的時候還有好些剩料,就該叫匠人當時就順手就打了的,現在還要現弄,多花錢。”

祝纓隨她念叨,讓杜大姐:“先住下來,聽娘和大姐的,我的屋裏不用你管。你們忙,我還有事。”

張仙姑道:“哎,你幹嘛去?”

祝纓道:“我去找王大人,有點事兒。”

“啊?!!!”

…………

祝纓回房裏抽了本書,王雲鶴既然說過讓她有不懂的就問,她當然不會客氣。除了學問,她還準備了一點別的題目。

到了京兆府,裏面的人已經跟她更熟了!差役們背後說“看不懂這些大人們”,明明大理寺搶過周遊的案子,王大人卻跟沒事人一般,對祝纓比之前更好了。既然王大人不在意,祝纓又沒顯出其他的“劣跡”,他們也就含混著過了。

祝纓到京兆府,他們也打招呼,祝纓也與他們笑著問好。

王雲鶴這天很忙,有個重要的客人,祝纓便把自己讀書的問題留了下來就回家了。

第二天到了大理寺,她膽子也大,跑去向鄭熹去打聽。

鄭熹笑道:“你也有見不著王雲鶴的時候?”

祝纓道:“以往跑去借档看的時候,也有見不著的呢!不過這回奇怪,他見客這麽隆重。大人,劉松年是個什麽人?”

“哎喲!他來啦?”鄭熹很少發出誇張的語氣詞,這次好像是真的驚訝了。

他笑道:“天下文宗,只是有些不合時宜。你離他遠一點!此人心黑手狠,曾對陛下有功,然而太會作夭。也就王雲鶴不計較。”

祝纓記下了,說:“天下文宗,還心黑手狠。這個‘天下文宗’別是坑來的吧?”

鄭熹笑不可遏,道:“不許胡說,這話給我爛在肚子裏。正好,有件事你也管起來。”

祝纓問道:“不知道是什麽事?”

“那些個雜事你也知道得差不多了,如今有一件,大理寺缺人,那些吏裏,你先粗篩一回,再報給大理寺正。”

“誒?”祝纓沒想到這個事會落在自己頭上,她試探地問,“我行嗎?”

她自從轉做了大理寺丞,手上瑣事不少,也知道其中一些不太好叫外人知道的事兒。比如,大理寺裏也有空餉這回事,有吏長期病假了,其實已經除名,但是賬面上還是照滿額的人數發錢米。

不過大理寺因為才被整頓過沒幾年,吏的空額不多。官員則是因為有吏部等專門管著,人合得上。鄭熹則是把這些空餉的錢都填進大理寺的公賬裏,所以大理寺的夥食那是不錯的。

大理寺缺官,但是鄭熹不讓它時刻滿員,總要空出一點來,就這麽釣著人。

鄭熹道:“這都幹不好,以後還怎麽幹大事?去!”

祝纓抱著最新的命令,麻溜地出去選人了。她想了一下,大理寺現在的情況,鄭熹是想在這裏穩紮穩打幹出業績來的,所以要選的人必得是有點真本領的。從鄭熹端午節把他們幾個叫過去的情況來看,鄭熹配人是比較全面的。則在大理寺內,要把各類案件都用得著的人手都給鄭熹攏一個,同時,做雜務的人也要再有——現在幹這些的是祝纓自己。還有,從吏上選了人出去,吏就又有空缺了,是不是再招幾個進來?

因做了大理寺丞,她就把大理寺現今的人員名冊又給扒拉了來,仔細看了一回。

仔仔細細寫了個自己的計劃又拿給鄭熹看。

鄭熹還沒打開就說:“叫你幹事,你先給我出題目。”

打開一看,不由說:“想得倒是周到。”

祝纓道:“您要看著這樣辦沒毛病,我就照著這個找人了。每樣都找幾個備選,您看著合眼緣的再圈定?”

鄭熹道:“知道應該怎麽幹了還不快去?”

祝纓抱著自己寫的計劃就溜了。她算好了,按照她所了解的案件種類,什麽會看賬的、會剖屍的、會背律條的都得有。此外,她還準備弄幾個會糊弄事兒的,就不幹別的,專門用來推出去跟別的衙門扯皮。

她先去找到了左司直,道:“老左,這事歸我了!”

左司直大喜:“不愧是你!”

祝纓道:“先別說別的,你有什麽合適的人不?你知道的,我上頭還有三重婆婆,我做不得主,但是可把人塞進名單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