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要想富,先修路(一)(第3/5頁)

若是能搞到配方就好了。

魏征在一旁思索道: 後世幾十萬公裏的道路,這材質必然不貴重,而且應該可以輕易取得。不然這修路的成本也太高了!

閻立本點頭稱是: “工部也會先摸索著看。”

明朝。

朱元璋很高興: 大明的道路可比什麽大唐大宋要好多了。

他可是把修路當成一件大事來抓的。

對地方官的考核中,驛路修得好不好都是一項重要的指標。所以,大明的驛路四通八達,而且都維護得極好。

也難怪這些西方人如此大驚小怪。

朱楠在一旁露出不忍睹卒的神色: 沒想到歐洲這時候居然是這個樣子!他之前在仙畫中看到的可都是精致漂亮先進的歐洲啊。不僅僅是他這個皇族,就連平民百姓們都很受不了。

為什麽那邊的人那麽臟!

天啊,屎尿居然就這樣往下倒嗎?倒街上?他們的官府也不管一管?“他們沒有掏糞工和收夜香的人嗎?”

這邊的百姓們可不敢就這樣把自家的排泄物往街上一倒,先別說

和鄰裏起糾紛的事情,這是鐵定要被抓去縣衙裏面罰款和打板子的!

因此,他們很不理解中世紀歐洲的那種風俗習慣。

先不說道路修得怎麽樣,就算是都用金子來鋪,那往上面倒糞便也是很惡心的事情啊。大家都紛紛露出了嫌棄的表情。

說實話,之前仙畫一直講近代的歐洲很發達很先進,因此大家難免會對歐洲留下很好的印象和濾鏡。可是現在,濾鏡破滅了。

破滅得很徹底。

但也有人更加對仙畫中提到的科學重視起來: “如今的歐洲還如同野蠻人,但區區百年後他們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見這科學的作用是多麽的大!”

【有人要問,那時候沒有水泥,也沒有柏油,那古人是怎麽修路的?全靠石板鋪路嗎?】【那肯定不行!石板都沒那麽多!】

【就拿秦直道來舉例,主要是用熟土和石灰。】

【熟土就是把正常的土碾碎然後再用火燒焦,高溫會殺死裏面的草籽和蟲卵。秦始皇的兵馬俑用的就是熟土的技術。】

【後來北方修火炕也是用的熟土。】

秦始皇兵馬俑的遺址出現了。

成千上萬的高大秦俑立在坑道中,仿佛真人一般,面容嚴肅,眼神犀利,栩栩如生。

專家接受采訪: “這些兵馬俑就是用黃土塑制,然後入窯燒制,再在表面進行彩繪。不過這黃土也是有講究的,叫熟土……

水波蕩起,逐漸回到秦朝的畫面。

大秦的民夫們正在碾碎土塊,或用工具,或直接用手,然後再生起巨大的火堆來焚燒這些土塊,又加入了一些石灰,將它們攪拌在一起。

【除此之外,還需要夯實它。現代用的是壓路機,古代只能憑借人力和一些工具。】

【秦直道總共鋪了三層,一層生土,一層熟土,然後一層被夯實之後的熟土。工匠們對土層進行了多次加固,據說還在熟土中加了鹽和堿,讓其中的草籽徹底的不能生長。】

現代的軋路機在道路上來回反復的壓,將路面壓得平整之極。這是科技和工業的便利之處。

但是,古人們卻只能靠自己身體的力量,將木板放在地上,然後不停的用力向下壓。還有一種圓柱形的石制工具,十幾個民夫各站兩邊,肩膀上勒著繩子,喊著號子。

嘿喲!嘿喲!

當工具碾過的時候,路面立刻就變得平整了不少。

秦始皇原本高興的心情蕩然無存。

朕的兵馬俑!他從牙縫裏擠出這幾個字,臉色有些發黑。看這些坑道,明顯就是陵寢中的墓道模樣。

難道朕的墓真的被他們給挖開了?

扶蘇連忙道: “父皇息怒。”

F

旁邊的士卿們也都前來勸慰,嬴政氣了一陣,擺擺手,無奈之極: “算了,想也能知道。”

後世這些好像是被稱為“考古”,他這段時間看仙畫以來也逐漸的琢磨清楚了這個事情,除了手段實在過於聳人聽聞,但似乎也不是完全不可取。

不過,既然千防萬防,陵寢還是會被挖….

嬴政冒出一個想法:要不那些珍貴的陪葬什麽的,也少放一點,不然以後便宜別人。但是放棺槨的墓室四周要用水銀包圍起來。

他現在已經慢慢的接受了沒有死後世界的這個真相,因此那些陪葬品什麽的似乎真的沒必要帶那麽多。

但是!

棺槨墓室絕不能被外人開啟。這是始皇帝最後的倔強。

【秦直道消耗的土方可繞地球半圈,而且它的修建也花了兩年半的時間,快速又高質。當時的民夫們和技術工匠們,絕對是花了大量的心血和力氣來修它。】

【但這也衍生出了另外一個問題。】

【那就是,在古代,修路對於老百姓來說,其實是很痛苦的。他們要負擔極為沉重的徭役,甚至可能為此而付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