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要想富,先修路(一)(第2/5頁)

嬴政心情好,對在場的扶蘇以及終於班師回朝的蒙恬道: “你們兩人,也有賞賜!”

多謝陛下。

多謝父皇。

蒙恬看著仙畫上秦直道的地圖,道: “陛下,這條秦直道作用巨大,有了它,大秦可以將兵馬迅速的送到陰山草原一帶,拱衛關中的安危。

嬴政眯起眼,審視了地圖一番: “朕近日的確在思索是不是要修一條如此之路,既然仙畫都透露了未來,那就修吧。

他神色一整: 蒙恬!扶蘇!著你二人負責修建此條秦直道,不得有誤!蒙恬和扶蘇立刻行禮: 遵旨。扶蘇躍躍欲試,他這次得把秦直道修得比之前還要更好才行。

漢朝,

漢武帝劉徹雖然不喜秦朝,對始皇帝也有那麽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但是此刻也頷首道:秦直道,的確是修得好!

現在,這條路也是漢朝去西域去北方的交通要道。漢朝的歷代公主們和親匈奴,走的都是秦直道。想到這裏,劉徹覺得如鯁在喉。他哼一聲,在心中想:以後,大漢絕無和親一事。

【始皇帝建立的秦朝雖二世而亡,但是他的很多東西都被傳承得很好,其中就包括官道。】

【比如,唐朝時候修建的唐蕃古道,從長安一直修到了拉薩,成為大唐和吐蕃、印度、尼泊爾之間的交通要道。】

【大唐長安城內的朱雀大街寬有150米!】

文成公主端坐在馬車中,帶著她浩浩蕩蕩的陪嫁隊伍,從長安出發。

經過唐蕃古道,到達了拉薩。

開啟了她青史留名但是很難說是幸福的一生。

王玄策也正是通過唐蕃古道,從長安到吐蕃再到天竺,成就了歷史上的一段傳奇。

而在他們出生並成長的長安,朱雀大街如同天上的大道,橫跨長安南北,成為這座當時全球最大最繁華的城市的中軸線。

鮮衣怒馬的少年少女們、來來往往的客商們以及出門謀生的大唐百姓們,在朱雀大街上留下了自己的腳印。

但是,朱雀大街並不是一條石板路,而是黃土路。這讓它變得稍微遜色了一點。下雨的天氣,它就會泥濘不堪。如果遇到唐皇出巡,相關的部門需要及時的撒上細沙,以免揚起灰塵。

【歷史上出名的幾大古道還有京西古道、徽杭古道、太行八陘、茶馬古道等等,這些當時連接起一個個地區的軍事要道和商貿要道,有的依然還存在於崇山峻嶺之間,成為了驢友們挑戰的對象。】

古代的時候。

商隊的馬匹以及驢身上都馱著沉重的貨物,行走在這些古道上,翻山越嶺。鏡頭一轉,到了現代。

全副武裝的驢友們背著登山包,手裏拿著登山杖,開始了自己的休閑探險之旅。【到了明朝的時候,全國的官路驛路總長已經有十四萬多公裏,並且直通邊疆。】

【所以,我們能看到當時很多前來華夏的傳教士和旅遊家都對華夏的路大加贊賞。畢竟,中世紀時的歐洲,貴族割據,零零散散,大家都不修路,除了封地裏可能有一兩條像樣的路,一出城堡那簡

直就是一片泥濘。】

【將先進的羅馬古道毀得亂七八糟。】

一隊來自於歐洲的傳教士和商人趕著馬車與駱駝來到了東方帝國的都城。所有的人都為這座城市的雄偉壯麗以及高聳的城樓而傾倒。當他們進入到城中的時候,更是感慨萬分。

上帝,他們外面的官道修得那麽好,幹凈便利,但城中的路居然也如此廣闊。

“而且還如此幹凈!”

“是的,一路走過來,我居然沒有發現一坨大便,而且也沒有讓人難聞的作嘔的氣味。”所有人的眼中都閃著光。

這個遙遠的只存在於故事之中的東方帝國,第一次出現在這些西方人眼中的時候,是如此閃耀。鏡頭一

轉,來到同時期的中世紀。

大大小小的城堡把領土割得一塊一塊,有的城堡外嚴格來說並沒有精心修建的路,只有因為走的人多了而自然而成的小路。

一些村鎮內部更是塵土飛揚,並且臟汙滿地,排泄物就這樣堂而皇之的傾倒在公共空間。就連巴黎這樣的大城市,都難以幸免,可以說就是一個巨大的露天的公共廁所。

之前仙畫講秦直道,雖然大部分的帝王也都承認,秦直道的確是修得好,現在還都在用。但是,他們也都覺得自家的路也修得蠻好的嘛,也是可以拿出來講一講的。

因此,聽到唐蕃古道和朱雀大街,李世民臉上的笑意掩都掩不住。

他輕咳一聲: “瑕不掩瑜,朱雀大街這一遇到雨天就全是泥水的確不利於出行,閻卿,你們工部看看是不是能掌出一個章程來,再改一下嘛。

後續還可以免了揚沙子的功夫。

閻立本道: “臣觀仙畫中後世的道路,不知是用何等材質建造,看上去既整潔又堅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