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盤點十大名醫,長壽的秘訣(十七)(第2/6頁)

朱元璋都忘記了要罵老四的事情,對心腹太監道:“讓欽天監和翰林院的人把建安年間關於天氣的記錄都給朕整理出來。

他倒要看看,那段時間是不是真的比往常要冷。

如果是真的……那等到他的子孫後代們,可能也會遇到同樣的情況,就需要早做防備。直娘賊!連個天氣都要和大明過不去。

朱元璋憤憤不平。

【繼續回到崇禎十五年的大瘟疫,有描述是“一巷百余家,無一家僅免,一門數十口,無一僅存者”,非常慘烈。】①

【這時候的醫生們都根據《傷寒雜病論》上的方法來治,但是收效甚微,甚至越治越重。】

【當時有一個醫生叫做吳有性,做了大量的研究後就提出來,這次的瘟疫和張仲景時的瘟疫應該不是同一種,病因不同,他認為這次的瘟疫是“邪從口鼻而入”,是“溫病”,而不是“傷寒”。】

【哇,“邪從口鼻而入”這個就很科學了。現在很多傳染性疾病的確是病毒從口鼻處侵入,然後通過呼吸道來傳染的,所以才要戴口罩來預防。】

【於是,吳有性寫了大名鼎鼎的《瘟疫論》,將瘟疫從廣義的傷寒裏面獨立出來了。】

蓄著短須的吳有性正在如豆的燭光下看醫書。

但越看越覺得不對,最終頹唐的往身後一倒,嘆了口氣後又打起精神,埋首在書堆中。直到他看到前朝一個叫王履明的大夫所著的醫書。

“溫病不得混稱傷寒……”他喃喃自語,眼睛裏的神采也越來越亮。

吳有性開始背著藥箱出入在瘟疫之地,別人不敢去的地方他敢去,就這樣慢慢的積累了很多病例經驗。

鏡頭一轉,已有些蒼老的吳有性在紙上寫下幾個大字:

《瘟疫論》!

… …

清朝,蘇州。

正逢葉天士七十大壽,在家宴請自家親友和弟子們,又遇上了仙畫,廳堂之內其樂融融。

待到仙畫報出葉天士的名字時,大家紛紛向今天的主人公道喜。

葉天士笑呵呵的,只覺得這是上天送給自己的壽禮,真是意外之喜。一個小童卻很疑惑:“既然要說爺爺,為什麽現在一直在提別人?”

葉天士摸了摸她的腦袋,道:“自然是因為這位吳大夫也很厲害,而且算得上是爺爺的半個老師。

《瘟疫論》他當時研究了很長的時間。

吳又可(吳有性的字)是他在溫病這條路上的啟蒙恩師。素未謀面,但神交已久。

… …

【但是吳有性的理論也有局限性,那就是他將瘟疫簡單的全部歸類為溫病,沒有分清這兩者的界限——畢竟,瘟疫也是統稱,有很多種,只有一部分是從口鼻傳染,還有其他也有可能是被蟲子咬或者是單純接觸就可以導致傳染。】

各種千奇百怪的病菌活躍在世間。

有的附身於動物身上,有的附身於自然之中。飛沫、接觸、叮咬,都是他們的傳播途徑,防不勝防。

【當然也可以理解,因為吳有性研究的就是崇禎大瘟疫,他認為這次的瘟疫是“溫病”,這是特指。而之後的廣義上的、被中醫一直傳承下來的“溫病”的辨別,則是由他之後的葉天士進一步來確立的!】

天幕上出現了葉天士的畫像。

清朝時期的畫像,已經不再那麽抽象,足夠清晰。

清晰到古人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他剃光的頭頂以及在腦後的金錢鼠尾辮。“乖乖,清朝這是什麽頭?”

有士子想起之前仙畫說清朝是遊牧民族所建,嘆了口氣:北魏孝文帝,推崇漢服,學習雅歌,遷都洛陽。沒想到這後世的清朝,卻是截然相反。

漢武帝劉徹將手中杯箸一摔,冷冷的對群臣道:“看到了沒?若是被匈奴攻進來,我大漢子民都要剃頭易服!這就是例子!

嬴政感受了一下自己腦袋上的通天冠,決定讓蒙恬把匈奴再趕遠一點。匈奴:……這大清關我什麽事!!

【也就是我們最後一位上榜的主人公。葉桂,字天士,

所以一般都是叫他葉天士。】【和前一位的李時珍一樣,葉天士也是出自於醫生世家,他的爺爺和他爸都是醫生。】

【清朝有一本很有名的醫書叫《張氏醫通》,由當時的名醫張璐所著,裏面就提到過他曾經和葉天士的爸爸一起會診,談論醫道。所以,葉爸爸的名氣肯定也是不小的。】

【葉天士,妥妥的醫三代加富三代,生活無憂無慮。】

明初。

某位有些憤世嫉俗的小郎中嗤笑一聲:“我還真沒猜錯,果然又是醫藥世家。”

看來,即使到了下個朝代,也是依然和現在一般。

能成為醫生的,無非是官宦子弟、醫藥世家。

前者只是讓自己增加了一個可以成為談資的愛好,而後者從小耳濡目染,成為醫生只是他們的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