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盤點十大名醫,長壽的秘訣(十六)

李時珍瞥他一眼:不然我大費周章住進來幹什麽?

閑的麽?

兒子緊張的向四周張望,給自己老爹把風。

李時珍不慌不忙的掌著長杆,將最底下的一顆榔梅打下來,然後迅速的撿了起來回房間的路上,他們撞上了道觀裏的道士。

李時珍面色不改的和人寒暄了幾句,表示自己是出來賞月的,又聊了一會兒這才回到房間。他拿出那枚偷偷摘下來的“榔梅”仔細觀察,又掰下來一點嘗了嘗。

後來又帶回家放在湯藥裏。

兒子問他: 如何?

李時珍扯了扯嘴角: 不過是變了形的榆樹果實而已,和普通的桃子杏子沒什麽區別,吃了充其量也就是止渴生津罷了。不稀奇。

東壁堂內。

十歲的曾孫問自己的爺爺也就是李時珍的兒子: 爺爺,你真和曾祖父一起去偷偷摘榔梅了?

他爺爺撫了撫長須,笑道: “當然了。實際上那顆榔梅還是我偷偷爬上樹摘下來的。

他可沒有仙畫裏演的那麽慫好麽?

李時珍呵呵笑道:“有事,兒子服其勞。這難道不是應該的?”一家人其樂融融。

唯有他們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罵了一句: 蠢貨!

當然,他罵的是以為吃了一顆梅子就能夠長生不老還不讓人摘的嘉靖帝,把他們老朱家的臉都給丟盡了。

老四怎麽還沒到!

【中醫裏有一種名貴的藥材,叫做蘄蛇,也就是蘄州產的白花蛇。這也是禦藥庫裏點名要蘄州上貢的藥材,但藥材市場上的蘄蛇實際上並不是蘄州產,而是來自於另外一個地方。李時珍知道了這個內幕之後,特意跑了一趟蘄州,不辭艱險的跟著捕蛇人去山上。】

“老先生,不是我不願意帶您去,而是那地方的確是太危險了。”捕蛇人看著李時珍,有些頭大。

你放心,我日常采藥,爬山還是有點經驗的。”李時珍呵呵道,“而且你捕蛇的時候我只會在旁邊看,絕對不會幹擾你。另外,還有酬勞付給你。

捕蛇人接過銅錢: “既然你是采藥人,那就跟我一起吧。”對於采藥人來說,翻山越嶺只是小事情,徒手攀崖也是常見的。

去找蘄蛇的棲息地是沒有路的,山勢陡峭,只能靠人力攀爬,從山中硬生生的踩出一條路來。看見李時珍雖然年紀大,有點氣喘,但一路都沒落下,捕蛇人也流露出佩服的神情。

“蘄蛇的尖牙是有劇毒的,要是被咬在胳膊上和腿上,只能把被咬的那只胳膊或腿給砍下來。要是被咬在脖子上和身上,就只能等死了。捕蛇人告訴李時珍。

終於到了蘄蛇出沒的一個山洞。洞口處怪石嶙峋,還長滿了石楠藤。這蛇就愛吃石楠藤的葉子。

捕蛇人讓李時珍在旁邊等,自己開始在附近找了起來。不久,真的讓他看到了石楠藤上盤著一條蘄蛇。

“你先別過來,我抓住後你再過來。”捕蛇人叮囑他。

李時珍並不懼怕,站在不遠處將捕蛇人的動作記下來,等到蛇被抓住後還大膽的上前觀察,贊嘆道: “果然和其他地方冒充的蛇長得不一樣。”

【最後,他根據自己得到的第一手現場資料,在《本草綱目》裏終於寫清楚了這種蛇的產地、外觀、特性、如何捕捉和如何制藥等過程,非常的詳細。】

【而當這裏面列出來的動物、植物、礦物等等都具有這麽細致的描述時,那《本草綱目》其實就在李時珍意想不到的情況下已經悄悄的超越了醫學的範疇——這不就是一本明朝的《博物百科全書》嗎?!】

“博物?鹹陽宮中有人在搜索這個詞, 《左傳·昭公元年》裏說,晉侯聞子產之言曰: 博物君子也’。

然也。博通萬物之意。在後世,此詞定是有所引申。

一群人將“博物”這個詞的含義結合上下文,倒也猜得七七八八。“只是沒想到, “博物’在後世竟然也成為了一家。”諸子百家的“家”。

漢朝的董仲舒也在感慨。看來後世的百家爭鳴,絲毫不遜色於春秋戰國。

他倒是想要做到歷史上的那個自己,讓漢武帝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是董仲舒清楚的知道,自仙畫出現後,這一點已經很難實現了。

他暗暗在心裏想,但或許

可以讓儒家成為其中重要的一家。

只要對帝王的統治有利,這一點他還是有信心做到的。

而且,也要再鉆研一下儒家與“格物” “博物”之間的關系,千萬不要和後世一樣,搞到對立面去。

和任何一個有志向的飽學之士一樣,董仲舒現在只覺得有無數的事情等著自己去做,只恨自己已經不再是壯年。

但是,當董仲舒看到天幕上的李時珍時,又燃起了鬥志。

這位東璧先生尚能在自己五十的時候還走遍華夏,只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他又為何不行呢?和董仲舒一樣想法的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