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千古未有之唐宋變革(第3/4頁)

本來他不會這麽快就占據泉、南二州,但在這個時空,南唐剛攻滅王閩,張昭就起大兵征討南唐,李璟哪還顧得上王閩這幾州之地,趕緊把在閩地的軍隊調走。

於是留從效等迅速擴張勢力,他在擊敗了試圖趁南唐退走後,試圖占據泉州的錢越軍隊後,其兄留從願也很快掌握南州。

兄弟二人以留從效為首,形成了穩固的割據勢力。

留從效這個人還是很聰明的,他知道泉、南二州地狹民少,不可能自成一國,南唐雖然是紙老虎,但征討泉、南二州的實力還是有的,於是主動上書南唐請封。

被張昭揍了個鼻青臉腫,顏面盡失的李璟大喜,立刻封留從效為清源軍節度使、泉、南等州觀察使,封爵鄂國公。

但留從效心裏很不願意向南唐稱臣,他想向中原稱臣。

一來抱大腿當然要選粗的抱,二來中原離著漳州有萬裏之遙,遠比近在遲尺的南唐,對他的威脅要小得多。

等留從效的使者黃禹錫將南唐冊封留從效的詔書也帶來之後,張昭就更知道留從效是個妙人了。

因為目前按照法理來說,李璟只是張昭冊封的南唐國王,他哪來的資格去冊封鄂國公這樣的爵位,這是很明顯的僭越,張昭完全可以用此為理由,興兵討伐南唐。

不過目前嘛,張昭還不想去敲打李璟,他想先搞定孟蜀。

因為李璟不過是嘴邊的肥肉,孟蜀還勉強可以算一個硬骨頭。

於是張昭雖然對於留從效請求朝廷冊封和在東京開封府與神都洛陽置辦產業的要求沒有同意,但卻厚賜黃禹錫,並加封他為銀青光祿大夫。

這就是表達了張昭願意接受留從效的投靠,只是目前時機不太成熟而已。

只不過投靠不收,留從效的水軍,張昭還是要用的。

南州(漳州)、泉州歷來就是中國海上貿易的重要城市,福建人更是華人出海的主力軍之一。

於是張昭命黃禹錫即刻趕回清源軍,曉諭留從效,如果他能盡快派大船南下到占城為張昭運回兩萬石占城稻稻種,那張昭就接受他的投靠。

八月初一,張昭在大朝會之後,命尚書令張希崇並禦史台禦史大夫張遠,挑選監察各個行省的禦史。

自八月初一開始,朝廷將要派出往各行省的監察禦史,以督促各行省開始均田行動,各行省的按察使,錦衣親衛派駐各行省的觀風千戶,也要輔助監督。

同時,中書省度支司,戶部兩部門也在挑選度支天使和轉運天使前往各行省,督促各地開始新兩稅法對於納稅士農工商的資產認定工作。

按照張昭的要求,官員也必須要申報,以便繳稅。

這個在歷朝歷代看起來十分困難的士紳一體納糧,好像是個很難搞的東西。

滿清雍正皇帝那樣的狠人,都因此被黑出翔來了,以至於暴斃的我四爺,被安上了被雷劈死,或者被呂四娘砍掉腦袋的結局。

但是在張昭這,這就是一道詔令的事,因為這可是五代,這是武人不需要一言不合就能拔刀砍人的時代。

什麽樣的文官、鄉紳敢說自己不納糧?腦袋還要不要了?

他們早已習慣了納糧繳稅,加上此時文官集團還沒有壯大到掌控國家的一切,因此他們根本就不是阻力。

至於武人,他們到是真的不想納糧,可不巧的是,張昭就是現在最大的武人頭子,而且武人之間解決問題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各憑手中的刀劍。

現在沒人打的過張昭,張昭說要他們的田莊、鋪子等其他產業也要交稅,那他們就會乖乖的交稅。

當然,這個交稅,也就是個形勢,不管文武,沾上了官字,就算是繳稅,那也繳不了多少,偷稅、漏稅不要太隨意。

但張昭無所謂,他要的就是讓官紳納糧這個習慣,至於他們偷了多少稅,等到全國大體平定後,有的是手段來慢慢修理他們。

均田和定稅是兩件大事,張昭布置完之後,他又做了一件讓所有人驚掉下巴的事。

張聖人以兩個變民首領獻出了梯田修築法為由,赦免了他們。

不但赦免,還任命這兩人為農學博士,命戶部和工部配合他們,將梯田修築法完善,然後向全天下推廣。

這可是造反的大罪啊!獻上一個什麽梯田修築法就能免死?還能做農學博士,雖然不是什麽官,但也是個身份啊!

隨後張昭更進一步,詔令天下無論是何身份,是哪一國人,只要進獻良種、新農具、新耕作之法,按照功勞大小,最高可封伯爵。

這是數千年來,爵位除了從軍功、血脈和政績中獲得之外的第一條新渠道。

隨後張昭還宣布,因農學而獲得爵位和農學博士的,每年都可以從皇室領取到從五十貫到五十錢不等的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