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無賴國主,劫道大王

南平,江陵府,五十五歲的高從誨已經垂垂老矣。

他站到南平王府的宮城墻上,看著遠處飛奔而來的一騎煙塵,內心忐忑不已。

南平國位居襄州以南,是天下諸國中最小的。

不過其地處要沖,兼之土地肥沃,還有長江魚獲之利。

因此雖然只有三州十七縣之地,但是百姓仍然高達十四萬三千余戶,有口近八十萬。

南平的開國主是高從誨的父親高季興,此人昔年是朱溫義子朱友讓的家奴,因為作戰勇敢又能說會道,被朱溫看中,特讓朱友讓收了高季興為義子。

所以,高季興名義上是朱溫的義孫子,朱梁滅亡後,高季興見風使舵,從後梁的荊南節度使,一躍成為了一國之主。

不過,這高季興和高從誨兩父子的名聲,都不怎麽樣,父子兩合稱高賴子,素愛反復,有好處,什麽事都幹得出來。

高從誨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更是此時國主中的奇葩,此君是出了名的不要臉,平生就愛做兩件事。

第一件是到處認老大,中原的後唐、後晉兩朝他認,長江兩頭的大哥後蜀和南唐他認,南邊跟他實力差不多馬楚他也認。

甚至連南漢和王閩這樣的,他都能拉下臉去巴結,去給他們當藩屬國。

要知道,王閩國力說不好還沒南平強呢。

所求的,當然是賞賜啦,你稱帝,我老高來給你當藩屬來稱臣,三瓜兩棗可是打發不了的。

呃!開始的時候,諸國都鄙視高從誨的為人,罵他是來要飯的賴皮,高賴子之名就是在此時發揚光大的。

可是到了後來,各國國主稱帝之後,突然都開始大肆賞賜高從誨,還怕他不來朝貢。

為什麽呢?

很簡單!天下諸國並立,你覺得自己聖文神武稱帝,可是連高從誨高賴子都不來稱臣,你哪來的臉稱帝的?

於是到了最後,各國誰要稱帝了,甚至會提前通知一下高從誨,請他去朝貢稱臣,魔幻程度可見一斑。

而高從誨第二件愛幹的事,就是搶劫扣押各國去中原的使團甚至是商團。

這南平卡在長江上的重要交通樞紐江陵府(荊州),南方各國北上中原,孟蜀溝通南唐,大部分都要走這條道。

於是高從誨充分利用地利優勢,發揮自身特長,幹起了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的響馬勾當。

凡是北上的大商團和使團,高從誨都鉆天打洞的想法給劫了。

當然高賴子的手段是很溫和的,不殺人也不直接搶奪,一般是把商團或者使團的人扣押在南平軍營或者其他地方,然後等著看失主的反應。

失主派人來好好商量,他就敲上一筆贖金,也不會太過分,反正在失主能自認倒黴的範圍內。

要是失主要起兵來打他,高從誨就調兵遣將做出不惜一戰的樣子。

暗地裏則通過賄賂失主的心腹,讓人私下勸一勸,糊弄一下,最後失主也基本都是自認倒黴,花錢消災。

當然,失主要是不管不問,那就爽了,高從誨一般會等上一兩個月,失主確實不來索要的,那就把財貨留下,把人趕走。

這高從誨跟南漢的劉鋹,真是一對不可言說的活寶。

一個到處不要臉乞討,還喜歡做山賊攔路搶劫。

一個把手下大臣全部變成太監,然後經常率海軍出海做海賊。

不過呢,客觀的來說,高從誨的治國能力,起碼要甩劉鋹幾條街。

此人到處做無賴,並不是為了滿足私欲,而是要壯大南平國。

他在國內,能尊重文臣武將,禮賢下士,吃穿用度都很簡樸,喜讀經史子集,還能省簡刑罰,輕徭薄賦。

南平國在他的手裏,一直相當安定、繁榮。

南平之民,極為感激高家父子在亂世中庇護了他們,是以民心所向。

這也是南平如此國小力弱,還能在各大國的夾縫中活得不錯的關鍵原因。

高從誨此人,可以說在五代十國之中,治國能力是僅次於周世宗郭榮,吳越王錢繆的第三人。

只可惜,南平實在太小了,高從誨幾次試圖擴張,都因為體量太小而先贏後輸,最後白忙活一場。

這不,已經年近花甲的高從誨,又犯了個極大的錯誤,使得當他在府邸中得知雍遼洛陽大戰的結果之後,直接昏死了過去。

因為在耶律德光剛進中原,張昭還未出兵的時候,高從誨就憑借十幾年對面中原政局的關注,做出了精準的判斷。

他判斷契丹人一定在中原待不長,而按照後唐、後晉以來的天下慣例,高從誨認為最後有能力出來收拾殘局,建立新朝的,一定是出自代北武勛,素有人望的劉知遠。

於是,高從誨決定提前下注,他一邊按照一貫作風去使契丹人,表示臣服,薅耶律德光的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