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孟昶:你不要過來啊!

與一般人印象中蜀軍戰鬥力很弱不同,其實蜀軍的戰鬥力,是挺不錯的。

只不過,蜀軍的戰力特質,點的有點偏。

首先來說,蜀中的精華在於盆地中的成都平原。

自從李冰父子建成都江堰之後,此地水利設施完備,沃野千裏。

只要官府不是太過於盤剝,哪怕是庶民日子都能過得不錯,所以有天府之國之稱。

但是對於蜀軍來說,成都平原就不那麽讓人把舒服了。

因為這地方,非常適合騎兵作戰,但同時蜀中雖然不缺馱馬,卻少有戰馬。

因此蜀中也沒有多少騎射之風,打騎戰根本沒戲。

這就導致了一個十分尷尬的場景,但凡中原大兵一到成都平原,全蜀上下,立刻就失去了抵抗能力,只能看著對方的鐵騎,肆無忌憚的來去。

所以歷來蜀國防禦外敵,一般是兩個倚仗。

一是讓漢中充當肉盾,盡量讓決戰發生在漢中一帶。

漢中平原雖然也是平原,但相對蜀中面積更加狹小,多丘陵,關城極多。

蜀軍可以充分利用丘陵砦堡和城關,抵消中原軍隊的騎兵優勢。

第二個倚仗就是當漢中守不住的時候,就把敵人放進來,利用劍閣和閬中等地天險,把敵人堵在後世廣元、巴中這一帶。

這地方山高林密,河谷縱橫,地形落差極大,騎兵到了這完全發揮不開,極易被伏擊。

同理,長江上則依靠夔州,也就是夔門天下雄的重慶奉節白帝城,卡住長江口,並依靠周圍高山,阻擋敵軍。

而面對這種作戰需求,蜀軍中極少有騎兵這個兵種的發揮空間,一般配備,也只是少量的精騎,大部分的蜀軍,都只能是山地兵。

是以蜀軍強於山地作戰,平原上,基本就屬於被動挨打。

而從裝備上來說,蜀軍有個極大的優勢,那就是蜀中多竹子。

這玩意在後世,已經失去了八成的經濟和戰略價值,但在這個時代,竹子差不多算得上是速生木材,有極大的戰略價值。

一是可以做成各種運輸工具和箱包,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優點,歷來蜀軍糧草輜重的轉運強悍的秘密,全在這個地方。

其次蜀軍擅長用竹木做弓弩,特別是竹弩,雖然殺傷力和射程距離正統的弩箭有一定的差距,但你架不住它多啊!

威力雖然小,但也是能射殺鳥獸的,對付全身鐵甲的目標不行,但對付輕甲和無甲的目標,還是很有威脅的。

而且正因為威力小一些,所以射擊速度反而快,竹木做成的弩箭杆便宜又量大,容易形成密集火力。

兩個月前蜀軍主帥張虔釗親率精銳奔襲長安,結果被劉再升率四千驃騎兵擊敗。

在前鋒就要山崩的時刻,就是蜀軍後軍趕到,頓時萬弩齊發穩住了形勢。

劉再升的四千驃騎兵只披了輕甲,結果人馬多被射傷,沖了好幾次都沖不垮蜀軍的竹弩大陣,才不得已撤退。

要不然絕不至於讓張虔釗損傷一千多人,就完全退了回去。

而張虔釗此人,其實並非蜀中人士,而是遼州人。

不過這個遼州跟遼東、遼西無關,而是在後世的山西左權縣一帶。

張虔釗幼年時,就在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手下作為突騎使,悍勇有武力,弓馬尤其嫻熟,與後唐明宗李嗣源關系極好。

明宗時期,擢拔他為護駕親衛指揮使,恩寵可見一斑。

後來末帝李從珂在鳳翔城頭哭得皇位的時候,感激李嗣源厚恩,無力阻止的張虔釗,於是憤而投靠了後蜀孟知祥。

作為這樣一個跟隨過李克用,本身也弓馬嫻熟騎將出身的主帥,他當然知道河東、代北精騎的厲害。

而對於上次在香積寺外擊敗他的雍涼鐵騎,張虔釗更有著清醒的認識。

這支騎兵,遠勝現在中原的騎兵,兇悍程度比之當年晉王的鐵騎也不遑多讓。

而張虔釗在孟蜀十年間,雖然想盡辦法給孟知祥父子練出了兩千鐵騎,但完全不能與長安周圍的雍涼鐵騎相比。

張虔釗也知道一直不停在蜀軍周圍遊奕的雍涼騎兵在等什麽,他們在等真正的鐵騎到位。

因為蜀軍竹弩大陣,對付不了全具裝的鐵騎和著兩層鐵甲以上的重步兵。

一旦這些鐵甲到齊,他們立刻就會進攻。

張虔釗也知道自己在等什麽,他在等中原雍遼大戰的結果。

這也是明明子午谷這破地方能不能退,他還敢出兵的原因。

作為昔年跟隨莊宗李存勖在定州城下,大敗過契丹人的勇將,他對於這些年契丹人的武力增長,有足夠的認識。

在他眼中,代北精騎沒落之後,天下間騎兵,就要以契丹人為尊了,雍軍面對契丹鐵騎,基本也討不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