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新生(第3/7頁)

你或許可以抱怨,如今鮮見這樣的共產黨員了。但你不得不驚嘆:我們擁有過如此一批義無反顧、舍生忘死的共產黨人。

我們也辦了蠢事。一遍一遍把歷史朝這面顛過來,又一遍一遍把歷史朝那面倒過去。顛倒的次數多了,連自己也分不清正反了。於是很多人便不屑於分清了。

這不是不屑於分清者的責任,是顛倒者的責任,歷史有其自身規律。

最容易被忘掉的,就是人人都在論斷歷史,而人人又都被歷史論斷。

我們圖解了歷史,而歷史是最不能被圖解的。它的色彩,不可能用3色、6色、12色或哪怕24色概括出來。再豐富多彩的顏料,也難描盡歷史的真面。

其實面對如此眾多的歷史財富,無須刻意加工或粉飾,把它活生生擺上來讓大家看,就足以令世人深深感動。

93.中國革命,從全球化進程開始

現在把整個東方20世紀的歷史加以回顧。

中國革命,它不是一個孤立的現象;中國革命,如果放在一個東方大背景之下看,能夠看得更加清楚。它就像一幅油畫一樣,光看一個高光點,光看一個局部是看不清楚的。只有把它並不很清晰的背景全部看清楚了,那麽這個高光點,這個著力描述的地方,就會凸顯得更加厲害。所以,在回顧中國革命歷史的時候,應該看到一個更為巨大的裏程碑。

就像現在談論全球化一樣,真正的全球化進程,實際上是從發現新大陸,發現新航線,從達·伽馬,從哥倫布,從麥哲倫環球航行開始的。

這一點,非常像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所說的,“資本主義商品的低廉價格,是他用於摧毀一切萬裏長城,征服異族最頑強仇外心理的重炮,他迫使一切不想滅亡的民族采取資產階級生產方式,迫使他們在自己那裏推行資本主義制度,變成資產者。一句話,他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一個世界”。

毫無疑問,這就是全球化的進程。

所以,要看中國革命,實際上應該把它放在一個更大的背景之下。在這種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開始了資本主義向全世界的擴張,向全世界的掠奪。當時的亞洲國家,幾乎都面臨危險,不光是中國。

當然,中國面臨的危險是最直接的。

1840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大英帝國憑借16條軍艦,4000名陸軍就能迫使當時的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江寧條約》——我們後來稱為《南京條約》。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英軍18 000人,法軍7200人,25 000多人,長驅直入中國首都,殺人放火,把圓明園付之一炬。

前不久有關“十二生肖獸首銅像的流失”的話題,圓明園內十二生肖的流失,就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時,英法聯軍25 000多人長驅直入我們首都,殺人放火,把圓明園付之一炬,將十二生肖掠走。我們現在采取各種各樣的方法,包括購買的方法把它們拿回來,但是如果我們以為把這些牛首、馬首、兔首買回來就算終結了那段歷史,那我們把自己看得太簡單了。

中國近代以來,這種積貧積弱,這種喪權辱國,其中的教訓非常多,非常值得思考,不是用重金把十二生肖買回來就能了斷這段歷史的。

到了1894年,甲午戰爭失敗,簽訂《馬關條約》,中國開始了空前的割地賠款。甲午戰爭結束,實際上國土已經被多個帝國主義勢力範圍瓜分,中國淪落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

在這個過程中,沒有過抗爭嗎?

在這其中,有過道光皇帝對英國宣戰,有過鹹豐皇帝對英法宣戰,有過光緒皇帝對日本宣戰,有過慈禧太後對十三國宣戰,結果怎麽樣?一次敗得比一次慘。而且國內還有太平天國起義,有撚軍起義,有白蓮教起義,有義和團運動,也都一次一次歸於失敗。

這就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的命運,這是中國大革命的背景。在這種情況之下,中國發生革命,就像魯迅所講的一樣,地火在地下奔騰運行,熔漿一旦噴出,將要燃盡一切。

中國革命,能量聚積的時間太長,它不僅僅是從20世紀,它從1840年以來,無盡的探索都在蘊積這樣一個運動,就缺一個突破口。那麽辛亥革命是這樣一個突破口,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但是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導致辛亥革命的成果被篡奪,中國走向共和,沒有走成。

沒有走成共和的中國,又該經歷怎樣的選擇?可以把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的命運與印度的命運作一個比較,與日本的命運作一個比較。可以看一看,在當時世界的整個東方,包括中國,包括印度,包括日本,是怎樣完成自己的選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