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敵友相送別(第4/5頁)

使臣來得這麽慢,是因為路上多次被遊俠襲擊。

這些思想質樸的楚國遊俠,以為只要殺了使臣,殺了奸臣,就能讓楚王悔悟。

可楚王怕春申君反抗,讓使臣帶了平叛的軍隊,遊俠不過以卵擊石。

但他們就算以卵擊石,也勉強延緩了使臣的腳步,還給使臣造成了極大的心理陰影,讓這位本來趾高氣揚的楚國使臣變得惶惶不安,只想早日回陳都,不敢再擅自做什麽節外生枝的事。

楚王身邊最精銳的兵卒,就是項燕親兵,所以楚王為了抵消殺掉春申君的負面影響,又啟用了項燕。

正好秦國為了吹捧春申君,把項燕也拉來當墊子。項燕雖然不願意摻和,但項家其他人十分憤怒,對此事很積極。

且項燕本就是根基不穩的楚國他姓封君,遭遇廣陵大敗之後地位更加不穩,急需得到楚王支持。所以項燕只能順從。

不過他自己也是不敢來見春申君的,只是讓一門客領兵,並再叮囑,一定不要傷害春申君封邑的楚人,也要阻止楚國使臣在賜死春申君前折辱春申君。

項家門客本來是想按照項燕的命令做的,但奈何他沿路遭遇多次遊俠自發偷襲,最後連誰無辜誰不無辜都分不清了,屠刀一舉起來,就難以收住。

不過他好歹制止了項家兵卒為泄憤而屠城和劫掠,算是勉強完成了主父的囑托。

項家門客心情十分沉重。

即使楚王使臣說這些楚人襲擊他們是春申君謀逆的實證,但他怎會看不出來這些人的遊俠身份?怎會看不出他們根本沒有組織,是自發前來送死?

他自己也是以遊俠之身投奔項燕為門客,他太了解遊俠這個群體。

當見到春申君的時候,他的心情更加沉重了。

城門上,有無數城民擠在一起哭泣,仿佛要從城門上跳下來似的。

春申君身後,衣冠整齊的門客表情肅穆又悲憤,面對平叛楚軍沒有任何畏懼。

春申君的身旁,居然是此城縣令,正怒視著自己和楚王使臣。

而春申君自己,戴著高高的楚冠,垂手肅立,寬寬的衣袖隨風輕輕飄蕩,神情看不見悲怒,只有一片深不見底的平靜。

楚王使臣看見這樣的春申君,居然害怕了。

他連車都不敢下,站在車上草草讀完楚王的詔令,甚至沒敢讓春申君跪下。

春申君嘆息一聲,沒有辯駁楚王詔令中他的罪,只道:“主仆一場,君臣一場,居然走到了這一步。”

他嘆息完後,又遺憾道:“說來信陵君和藺丞相都送來了信,朱襄居然未給我寫信。恐怕他忙著安撫從南楚湧來的饑民,還不知道我的遭遇。若他知曉了,可能會回憶起他當年在邯鄲的遭遇,一定很悲傷。”

“有沒有一種可能,我沒有寫信,而是親自來了。”

城門外還有許多春申君封邑的楚人,他們站在遠處圍觀,不敢接近又不願離開。

突然,楚人中走出一個戴著鬥笠的人。

他取下了鬥笠,露出了滿頭的白發。

“春申君,我來送你。”朱襄在楚軍和所有楚人震驚的眼神中,走到黃歇身邊,道,“我本來是想來救你,但你既然留到現在也不肯走,就算我來,你應該也不肯走,我就只能為你送別了。”

黃歇驚訝得眼睛大得快脫框而出,半晌說不出話來。

朱襄笑道:“秦楚為仇敵,你我也為仇敵,你我亦敵亦友,既多次設計對方,恨不得對方立刻斃命,又惺惺相惜。不介意我這個仇敵來送你一程,護送你的屍身回歸家人身邊吧?”

黃歇手比腦子快,立刻將朱襄擋在身後,罵道:“你怎麽孤身來楚地?你知道多危險嗎?你、你……”

朱襄安撫道:“我不是孤身。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武成君李牧。”

朱襄身後仿若護衛的人對黃歇抱拳。

朱襄道:“廉公的兵也已經繞過了楚國邊境防線,就在這支楚兵身後。不過你不用擔心,秦國還沒打算和楚國開戰。”

朱襄掃了楚國使臣和楚將一眼:“如果我平安無事。”

黃歇深呼吸了好幾下,重重一拳捶在朱襄肩膀上,不僅沒有因為朱襄居然招來秦國大軍生氣,還哈哈大笑:“你啊你,不愧是你,我說我舍生取義,你才是那個為了仁義不顧自身安危的人。你的友人一定很頭疼!”

李牧抱著手臂使勁點頭。是的,非同一般的頭疼。

雖然朱襄只是嘆息了一聲想送一送春申君但不可能,心中遺憾。決定讓朱襄成行的是秦王子楚。

子楚、蔡澤和藺贄還不知道朱襄的感慨,就猜到了朱襄會有遺憾,便讓李牧和廉頗配合,幫朱襄成行。

他們倒不是為了黃歇,而是為了捧殺黃歇拿了朱襄的名聲當墊子,心裏一直憋著氣,十分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