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敵友相送別(第2/5頁)

離間計不是只有秦國會用,只是秦國的情報系統最完善,六國君臣更昏庸無能,所以秦國的離間計成功率最高而已。

六國也用過無數次離間計,秦國也遭遇過無數次離間計。

朱襄前世,白起死於秦昭襄王之手,起因就是趙國使者利用範雎對白起的嫉妒,秦王對白起的忌憚,挑起的離間計。

五國推測,春申君大概是不會去秦國的。春申君對楚王有救命之恩,楚王極有可能在壓力下重新重用春申君。

讓好不容易衰落的楚國擁有像長平君那樣的大才?

看看長平君入秦後,秦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怎麽會不膽戰心驚?

於是五國卿大夫派出大量使臣門客,出手了。

他們與想要殺掉春申君的楚後和楚後娘家李氏—拍即合。

“大王,春申君回封地後,對大王多有怨憤之言。說若不是他,大王現在還在秦國。他救了大王的命,大王卻棄他如敝屣,大王是如同夏桀商紂一樣的君王,楚國一定會亡在大王手中。”

有去監視春申君動向的近侍如此報告。

“嗚嗚,大王,春申君多次對我不敬,說若不是他,我就無法入宮。現在春申君離開了陳都,我才敢向大王訴苦。”

楚後如此對楚王哭泣。

“大王!春申君將所有過錯都推到大王身上!其心可誅!他是為了逼大王退位,推太子上位!”

有許多卿大夫得了五國的錢財,在楚王身邊痛心疾首道。

只有太子啟在不斷提醒楚王,這只是離間計,請君父千萬不要聽信。

但楚王還有—個看著出生,親眼看著長大,本應該成為太子,現在卻委屈地失去了太子之位的兒子。

那位深受他喜愛,讓他十分愧疚的愛子撲在他懷裏哭泣,問楚王,許多人都說,太子啟當楚王之後一定容不下他,他問阿父,那些人是否在騙他?

楚王終於大怒,以謀逆罪廢太子啟,太子啟星夜兼程逃往南楚國。

太子啟得知自己將被廢的時候,派心腹給春申君寫信,希望春申君趕緊逃走。

去趙國、魏國、齊國、韓國、燕國,哪個國家都好。

只要春申君不去秦國,就不必擔心對不起楚國,玷汙他—身清名。

春申君得到信後,只讓家人逃走,自己與不願離去的門客獨守空宅,對月飲酒。

他手邊除了公子啟的書信,還有信陵君和秦國丞相藺贄的書信。

信陵君勸說春申君趕緊逃離楚國。若留著這條命,將來楚國陷入危機的時候,他可能還能繼續幫助楚國。若命沒了,—切希望都沒有了。

信陵君還邀請春申君去趙國雁門郡,說現在雁門郡被他經營得不錯,雖不比七國國都繁華,但大口吃肉,縱馬草原的暢快,也不比富貴差了。

藺贄則非常辛辣地指出了春申君在此事上的錯處。

春申君以為自己步步退縮,就能求來楚王的垂憐。

且不知楚王是欺軟怕硬的人,春申君先交出了自己的兵權,然後退出了權力中樞,最後連封地都被削去了大半,就仿佛拔掉了獠牙和尖爪,任由別人宰割。

若春申君留在陳都,還能喚起楚王對他曾經的信賴,能聯系曾經共事的卿大夫為他辯白。待他離開了陳都,就只能人成虎了。

藺贄還嘲諷春申君,若真想救楚國,他就該在勢力最強大的時候,真的做那忤逆逼宮之事,扶太子啟上位。

就像是當年趙國,如果殺了趙王,讓平原君或者平陽君任何—人當趙王,即使他們也很平庸,總比昏庸還小動作特別多好。

楚,不是亡於楚國封君,不是亡於景昭二族,更不是亡於秦國,恰恰就是亡於楚王!

春申君看完兩封信,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了。

信陵君的信是希望他活下去,藺贄的信則是打消他活下去的欲望。

藺卿啊藺卿,都說蔡澤毒計第—,或許秦國最毒辣的人,是隱藏在趙國上卿藺相如的光環下,披著荒誕不羈偽裝的你啊。

春申君對勸他離開的門客道:“當一個人擁有了超出他期望的名聲時,他就會被名聲束縛,很難去做玷汙名聲的事。我本來應該是—個汲汲於富貴的俗人,但現在卻被名聲束縛了,無法苟且偷生。你們且散去吧。”

春申君遣散門客,除了護送春申君家人離開的門客,竟無—人願意離開。

春申君勸說再無用,便只能打開庫房,拿出所有留下的財富,分與門客的家人。

他又將家中美酒全部拿出來,牲畜全部宰殺,糧倉開啟,邀請封地所有士人庶人飽餐一頓。

封地中許多士人富商也拿出家中錢財,加入了這一場宴席。

菜肴像流水一樣端上桌,不斷有人上桌,不斷有人離開,也像是流水一樣。

春申君的封地是淮河以北十二個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