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手撕烤雞肉(第3/4頁)

朝堂上卿大夫們紛紛稱是,心裏羨慕極了。

李牧雖然沒有繼承“武安君”的封號,實際上已經算是武安君的“繼承人”了。

繼往開來的繼承人。

秦王子楚用李牧安撫好武將之後,將縣學之事終於安排下去。

卿大夫這才沒有反對。

秦國居然要在縣裏開官學,遣鹹陽學宮的弟子前去任教。此舉傳出之後,六國還在猶豫的儒家弟子紛紛開始打包行李。

許多儒家弟子並沒有聲稱自己是儒家弟子,所以他們如果不被列入哪個卿大夫的黑名單,就不會被驅逐。

還有的儒家弟子雖然被“驅逐”,也只是被驅逐出朝堂,他們可以在家鄉隱居。

秦國惡名在外,即便有了朱襄和荀子,他們也不喜歡秦國。

“儒不入秦”的偏見,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

更何況儒家並非荀子一家獨大,雖然孟子已故,修習孟子之學的儒家弟子也仍舊強勢。他們可不希望尊荀子為先師,去荀子手下當官。

但秦國居然在縣裏開官學,讓廣大貧寒士子也能入學讀書,他們就坐不住了。

秦國此舉,完全貼合了儒家“教化”的願望。

於是什麽荀子和孟子的學術不和,他們都暫時放到一邊了。若錯過了秦國開縣學的壯舉,他們一定會後悔終身。

於是秦王子楚又得到一批人才,還是一批荀子壓不住的人才。

他更痛更快樂了。

嬴小政本來正在養傷,只做一些接待來秦國的比較有名望的學者的閑差事。

子楚看了一眼嬴小政的傷口愈合情況,不顧朱襄的跳腳,把兒子抓去幹活了。

他專門囑咐鹹陽宮守衛,不準長平君入宮。

一時間,鹹陽城為此事鬧得紛紛揚揚,都說長平君逼迫秦王廢後,終究還是令秦王厭惡他了。

蔡澤無語極了:“這些人是怎麽看出秦王惡了朱襄?”

藺贄道:“大概是用鼻孔看的。朱襄呢?他難道去翻墻找政兒了?”

蔡澤失笑:“你想什麽呢?政兒也不在身邊了,他便幹回了種田的老本行,住回莊子去了。”

藺贄扶額:“他不是說要幫我們嗎?他回莊子幫?哼!”

蔡澤道:“他在幫荀子整理手稿。”

藺贄放下手:“幫荀子?那就去吧。現在來秦國的儒家弟子這麽多,荀子一定很累。秦王還年輕,他可以自己撐著。”

蔡澤微笑。他也是這麽想的。

於是秦王子楚拒絕朱襄進宮幾日後,得知朱襄居然沒有在宮門鬧騰,驚訝地詢問朱襄情況時,得知朱襄又翹班辭職不幹了。

子楚對嬴小政道:“你可千萬不能和你舅父一樣懶惰!”

嬴小政毛筆一頓,給了君父一個漠然的眼神。

你說什麽廢話?我可是因為忙於公務不睡午覺,被舅父舅母揍的人,懶?

“君父,我和舅父究竟什麽時候才能去吳郡?舅母肯定想我們了。”嬴小政一邊給子楚打下手,一邊道。

他還是閑不住。

雖然在鹹陽城事多又雜,但都是自己不能決定的事。他想做自己能做主的事。

子楚道:“告訴你舅母,你受傷了,讓你舅母回鹹陽?”

嬴小政立刻道:“那算了。”

子楚笑著搖了搖頭。

父子一人忙碌了一會兒,子楚突然想起似的,問道:“你想知道你生母的墓嗎?”

嬴小政漠然道:“不想知道。”

子楚道:“朱襄替她選了一處青山安葬,本來還想給她立碑,寫警示後人的碑文,在碑文中把她罵一頓。”

嬴小政這才擡頭:“你們讓舅父亂來了?”

子楚丟了個紙團砸嬴小政:“什麽你們?政兒,你合該跟著荀子再學學,好好改改你不尊重長輩的語氣。當然不可能,荀子把你舅父罵了一頓。”

嬴小政接住紙團,松了口氣:“舅父真是……旁人若得知此事,一定會認為他小肚雞腸。”

子楚道:“確實。而且此事為了你著想,應該盡量低調。若將來有人上奏你給她修墓翻案,你又會陷入麻煩。朱襄已經反省他思慮不周。”

嬴小政道:“舅父經常思慮不周,習慣了。”

子楚點頭:“確實如此。”

父子一人又安靜了許久。子楚又問道:“政兒,你對生母確實沒有感情了嗎?”

嬴小政將筆放下,正視著子楚道:“君父為何如此問?”

子楚道:“母子連心乃是天生。我擔憂你將來後悔,反而埋怨朱襄。”

嬴小政沒想到君父會如此直接地說出此話,有些驚訝。

他先搖頭,然後煩躁地撥弄了一下頭發。

“我絕對不會埋怨舅父。”嬴小政道,“我不是那等狼心狗肺的人。”

子楚道:“那便好。”

嬴小政沒有回答是否對生母完全沒有感情,子楚也不想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