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手撕烤雞肉(第2/4頁)

建造房子和烤火都需要樹木,要養活百萬人口,過度墾荒也少不了。黃土高坡的草皮都被鏟沒了,水土流失才變得十分嚴重。

現在黃河雖然會決堤,但遠遠沒有到地上懸河的程度,也沒有奪淮入海,把淮河變成內陸河,讓淮河流域也變成洪災高發區。

秦王子楚也在關注鹹陽城湧入大量人才的事。

秦國從未有過這麽多人才投奔,秦王子楚痛並快樂著。他夢想著鹹陽城能成為天下英傑雲集的超級都城。

朱襄“啪嗒”一疊紙丟到子楚面前,給子楚算需要多少糧食木頭和地皮,而這些東西又會讓環境遭遇多大破壞。

秦王喲,百萬大都市雖好,黃河下遊就要泥沙淤積決堤啰。

現在那裏是六國的地盤無所謂是不是?等你統一天下之後,就要花你國庫的錢去治河。

朱襄道:“那時候就讓夏同來個三入家門不入。”

藺贄道:“贊同。這是聖賢行為啊,君上,你可以!”

蔡澤道:“你們別一唱一和。不過君上,這的確需要考慮。”

子楚忍不住拍桌:“為什麽當王要考慮這麽多事!”

朱襄道:“你不想當可以不……嗚嗚……”

蔡澤趕緊把嘴上不把門的朱襄的嘴捂住:“君上,別聽他胡言亂語。”

子楚嘆氣:“我已經聽到了……快放手,我就不信他拿出這文書,沒有解決辦法。”

朱襄掙脫蔡澤捂嘴的手,道:“不能讓這些人都聚集在鹹陽城。”

蔡澤想了想,搖頭道:“他們都是為了向秦王求官而來,不會輕易離開鹹陽城。”

朱襄道:“秦國可以把他們分散到地方各個學宮。”

藺贄反對道:“他們還未熟悉秦律,就將他們分散到郡縣,恐怕他們會擾亂秦國。”

朱襄無語。藺贄這話怎麽像個法家人?藺贄你什麽時候成法家弟子了?

子楚想了想,道:“可以先將鹹陽學宮的弟子移出。郡上學府正好缺人。”

朱襄道:“要不在縣裏也建個學院?”

子楚道:“有錢嗎?”

蔡澤和藺贄開始噼裏啪啦打算盤,打完之後,道:“如果你不出兵就有錢。”

現在輪到子楚猶豫了。

他當然想出兵。秦國統一,不出兵怎麽行?現在王翦和李牧都在楚國邊境停了下來的,等楚國人在其他五國的“幫助”下和談。秦國如今無戰事,子楚很想開疆擴土,加速統一進程。

但如果他興兵,便沒錢安頓這些來秦國的人才。

秦王子楚在現在和未來中猶豫了一會兒,嘆息道:“三年內不大舉興兵。”

藺贄道:“不興兵也不行,秦軍需要軍功。若需要軍功的秦軍就隨意出去打一打,一年打一兩座城池,不會給秦國造成太大負擔。”

秦王子楚道:“這個之後再議,先把來秦國的人才安頓好。”

於是他們決定在縣裏增加學院。

算了一下賬,幾人都不由苦笑。

“本以為在楚國搶了不少錢回來,現在看來,錢永遠不夠用。”藺贄嘆氣道,“君上,當家難啊。”

秦王子楚扶額。他開始佩服大父和君父。自己當了家之後,才知道當家有多難。

當然,他可以無視民生,一意孤行推行統一戰爭的進程。

但他有這麽多賢才輔佐,十分有野心。秦國不僅要統一,還要安穩地統一。統一之後的秦朝,一定要進入盛世。

秦王子楚知道,秦國統一已經是一件既定事實。所以他的追求已經不僅僅是統一。

他本人又有些完美傾向,所以便更為難了。

君臣幾人愁了許久,終於商量出個大概,然後把朝堂卿大夫拉來一起頭疼。

秦國等著賺軍功的將領有些不樂意。

秦國確實底子更厚了,但戰功太少,還多被南邊李牧占了去。

先王休養生息,他們以為換了一個年輕秦王,總該好好打一場了。怎麽還休養生息啊?

老休養生息,他們的軍功怎麽辦?

秦王子楚想好了安撫他們的辦法。若想要立軍功的人,都給李牧輪流當副將去。

李牧雖然不打楚國了,但他在南邊自給自足練兵。秦國統一天下,南邊也在天下的範疇內。所以去南邊打仗也有軍功。

想要軍功的將領們這才被安撫住,而且還挺高興。

在他們看來,現在的李牧就是曾經的武安君白起。誰不知道跟著武安君白起打仗就是白撿戰功?想必跟著李牧也是。

秦王子楚順帶給李牧封了爵,為“武成君”,希冀李牧能助他成就秦國天下一統的美談。

秦國有卿大夫問道,當初秦昭襄王是許諾李牧為未來的武安君。

秦王子楚道:“白公言,武安君本無太大意義,只是因為他成為了武安君,武安君此封號才顯得特殊。而李牧已經不需要繼承他的封號。李牧有資格令另一個封號變得如‘武安君’一樣特殊。寡人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