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手撕烤雞肉(第4/4頁)

他知道嬴小政對生母的感情,恐怕更多的是不甘。

為何拋棄我?為何視我為敵寇?念頭不通達,是為不甘。

而不甘比怨恨和思慕更長久,就像是他當初一樣。

但只要嬴小政記著朱襄的養恩就好,將來就不會傷害朱襄。

“朱襄替你生母安葬之後,我暗地裏派人給她遷到了另一處。”子楚道,“她確實有入土為安,但除了我,無人知曉她安葬在哪裏。”

嬴小政道:“我知道了。君父,說完了嗎?沒處理的文書還有一人高。”

子楚又砸了個紙團,罵嬴小政不孝。

父子一人結束暫時的攀談,繼續埋頭文書。

而此時,朱襄在喂雞。

閑來無事,子楚和嬴小政也要出孝期了,朱襄終於決定琢磨一下養雞技巧,給兩人補補身體。

朱襄對將事分配給其他人一事十分擅長。

大學教授,手底下沒有幾個跑腿的學生,叫什麽大學教授。朱襄也不是什麽真聖人,雖然他不讓學生幹自己的私活,但帶師弟師妹的事,他都是安排下去,自己躲懶,只負責抽查論文功課。

朱襄安排了一番後,他和荀子都閑了下來。荀子也在一旁看他在泥裏翻騰。

荀子沒好氣道:“秦王出孝,還需要你養雞給他們補身子?這讓史書記錄下來,還以為秦王有多節儉,連雞肉都吃不起,要長平君去給他們養雞。”

朱襄振振有詞:“宮裏養的雞和我養的雞怎麽能一樣?”

荀子道:“宮裏養的雞吃名貴藥材,你養的雞吃這些扭曲的蟲子,確實不一樣。”

朱襄捏住一根蚯蚓:“可別小瞧蚯蚓養雞法。蚯蚓是肥田的益蟲。用蚯蚓養雞,不僅雞肉更加滑嫩,油水充足,還能生產出高效的肥料,是一舉兩得。”

荀子道:“是是是,論種田你最頭頭是道。你去找農家人養雞去,拉著我來看什麽蟲子?”

朱襄道:“用蚯蚓填肥的第一只雞,我給荀子煲湯!”

荀子:“……”他是真不想吃。

就算荀子見多識廣,見到一坨泥土裏糾纏在一起的軟體蟲子,他也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堂堂長平君總在地裏搗鼓這些東西,怪不得許多東方學者在見了朱襄之後都大為失望。

不過荀子雖罵朱襄,當有人因此事對朱襄失望的時候,荀子就該罵別人了。

糧食都是從泥土裏長出來,和泥土打交道的事就是這麽臟。朱襄身為長平君和太子舅父,願意為天下人去埋首塵土之間,你們豈敢罵他不合體統?!

“真的好吃!”朱襄道:“吃蚯蚓的雞長肉長得特別快!我這就給荀子燉一只!”

“不吃燉的,吃烤的。”荀子雖嫌棄,但還是同意吃這種吃蟲子的雞。

朱襄給荀子烤了一只半大的雞,洗幹凈手後將肉全部撕成了小條,給牙口不好還不愛吃燉菜的荀子吃。

朱襄正在給荀子撕肉時,有韓國使臣前來拜見荀子。

他疑惑:“怎麽在用膳的時候前來拜見?”

仆從道:“來者拿著韓非的薦書,是以不敢阻攔,前來稟報。”

荀子嗤笑:“若韓非在這,一定會把此人罵出去。罷了,叫他來。朱襄,你繼續。”

朱襄埋頭繼續撕雞肉給荀子吃。

以荀子的年齡和地位,有年輕人來拜訪,他一邊吃一邊接待怎麽了?很合規矩。

來者看面容,應該和朱襄差不多大。他還帶著一未束發的少年,不知道是不是他兒子,讓朱襄多看了一眼。

那人見荀子正在用膳,還有一白發長者在給荀子撕肉,頓時尷尬不已。

他特意選擇下午來拜見,哪知道荀子過午了居然還在用膳。

荀子淡漠道:“老夫年老體弱,是以少食多餐,讓韓國使臣見笑了。”

那人趕緊道不敢。

荀子問道:“有何事?”

那人先自我介紹:“我乃是韓相張平之子。家父去年去世,去世時留下遺言,希望我能勸回公子非。聽聞公子非拜在荀丞相門下,特意來拜見丞相。”

朱襄猛地扭頭:“韓相張平之子?你叫張良?!”

那人驚訝:“先生認識幼弟?”

那垂髫少年疑惑:“先生認識我?”

朱襄看著那頭頂剃禿了的小少年,把頭扭了回去:“不認識……哎喲,荀子你為何扔我雞骨頭?”

荀子橫眉。在他國使臣面前如此散漫,該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