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歸秦九鼎粟(第3/6頁)

然後,在老秦王的怒視中,朱襄遭遇了廉頗和荀子的聯手毆打。

子楚接替朱襄幫老秦王扶著輪椅,無奈道:“朱襄有時候是真的很蠢,說話前完全不思考。”

老秦王只是假裝生氣,看見朱襄被毆打,他就開心了。

廉頗揍完朱襄後,對老秦王道:“不過朱襄說得也有道理。若不是聽了朱襄的話往九鼎裏裝滿了粟,或許九鼎也被吹落水了。雖說肯定能打撈起來,但說不定會磕破。”

荀子氣定神閑道:“這也說明秦統一天下乃天命所歸,即便中途刮起了大風,九鼎中裝滿的粟也能保秦國安穩。”

老秦王琢磨著荀子的話,越想越覺得這是上天給他的提示。

秦國統一天下勢必有很多波折。而且統一天下不是結束,只是開始。如何鞏固秦的正統地位,才是老秦王現在最愁的事。

現在繼任秦王只要沒傻沒瘋,如今秦國剛換上來的一套朝臣已經足以讓秦國無驚無險地統一天下。

但統一之後,秦國該走什麽樣的路?老秦王自己還沒有思索明白。

或許上天告訴他,秦國立九鼎時面臨的危機,只要“在九鼎中裝滿粟”就能解決。

而“在九鼎中裝滿粟”的提議,正好是朱襄提出來的。

“朱襄,好好種地。”老秦王意味深長道。

朱襄沒聽出老秦王的意味深長,他捂著自己的胳膊自己的肩膀自己的背,齜牙咧嘴道:“當然,種地是我的老本行。君上,外面風大,我們進屋吧。”

老秦王攏了攏身上皮毛,仰頭看了一眼天空:“是啊,外面風又大了。”

他在病榻上支撐了這麽久,轉眼從冬到春,從春到夏,現在又已經是深秋了。

老秦王感到四肢更加無力,每日清醒的時間越來越短。

他確實應該離開了。

之後老秦王清閑下來。

這可能是他親政之後最清閑的一段時間。

他親政之後,哪怕沒有驅逐太後,其實也手握大權,只是沒有剝奪太後的權力。所以他一想廢除太後的勢力,一道詔令就能解決。

老秦王的繼位對秦國本身而言,是一件很屈辱的事。

秦武王舉鼎而死後,秦國雖說對王位繼承人有爭端,但嬴稷沒有被秦國任何派系支持。

他一位無緣繼承王位的秦國公子成為了秦王,是趙武靈王派兵直接強逼秦國立他為王。

一國國君被他國國君選定,這簡直將秦國當做了趙國的附屬國對待,對當時已經有了上升之勢的秦國而言是多大的屈辱?

哪怕嬴稷是得利的人,他登上王位的過程也讓他感到屈辱。

為了洗刷這個屈辱,嬴稷可以對任何人低頭,直到沒有人敢讓他低頭。

為何嬴稷在親政之後還允許宣太後長期與他共享權力?嬴稷是在學習。

他作為一個質子,沒有系統地學習過任何治國的學問。他在秦國中也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幫助他成為一個好秦王。

但宣太後會治國,宣太後在秦國有治國的人脈。所以嬴稷要做一個好秦王,就必須和宣太後共享權力,直到他不需要宣太後。

宣太後雖被廢太後的封號,之後也是善終。嬴稷還給其修建了漂亮的陵墓,在物質條件上盡可能滿足宣太後的需求。

這一點,嬴稷和趙丹很相似的地方——他們當王的時候都不會治國,都需要太後扶一把。

現在嬴稷做到了他對自己的承諾。

趙武靈王派兵送他回國當秦王不再是秦國的恥辱,而是趙國的笑話。

他低了很多年的頭,頭顱逐漸高傲地揚起來,現在九鼎已經歸於秦國,九鼎中還裝滿了粟。

嬴稷讓朱襄推著他的輪椅,撐著病體去拜祭了秦武王。

秦武王對九鼎的執念,造成了他舉鼎而死的結果。現在九鼎已經歸於秦國,周王被廢,他的兄長也能瞑目了。

公元前255年,秦昭襄王瓦解魏韓燕趙齊五國聯軍,滅西周公國,俘虜周赧王和西周公,降周赧王為君,廢西周公為家臣,九鼎歸秦。

自此,雖然東周公國還在苟延殘喘,但周王已經不復存在,周朝滅亡。

從公元前254年起,史學家稱其為秦元年。

這比朱襄所在時空的歷史晚了一年,但朱襄所在時空的鹹陽宮中只有腹中空空的八鼎,而這個時空鹹陽宮有裝滿粟的九鼎。

九鼎裝粟,也成為荀子制定的秦禮中最重要的一項禮儀。

秋去冬來,老秦王將所有事都交給了嬴柱,自己離開了鹹陽宮,到朱襄所住的別莊休養。

這幾個月,嬴柱已經基本履行秦王的職責。

正月初一,老秦王將代表秦王最後的東西交給了嬴柱。

王印,冠冕……這些都只是這“最後的東西”的象征。

“大柱,接下來就看你了。”嬴稷道。

“是,君父。”嬴柱跪在嬴稷面前,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