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蔡澤慶賀禮

朱襄回到鹹陽的時候,已經到公元前256年的初冬。

很快,時間就來到了公元前255年,嬴小政八周歲,老秦王已經年滿七十周歲,到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時候。

人老之後,每一個冬季都是一條巨大的坎。

老秦王出行和回來的一路上都顯得身體很健朗。但當他回到了鹹陽宮,沒有得到足夠的休息,就晝夜不休地檢查了太子柱監國期間的公務文書後,突感風寒病倒了。

病來如山倒。老秦王即便年老也很魁梧的身體突然變得佝僂,他的面容也突然失去了生氣,變得蒼白蠟黃。

朱襄此番回鹹陽,特意把扁鵲也帶在了身邊,想給身邊長輩做一個詳細的體檢。

雖然秦國太醫的醫術很好,但多一個名醫多一分安全。

老秦王病了,扁鵲在秦國太醫診治後,也幫老秦王把脈診治。

“太過勞累,折損了元氣。”太醫懼怕老秦王,說得比較委婉,扁鵲便直說了,“以秦王的年紀,若不好好休養,恐怕這病這病很難好。”

老秦王淡淡道:“寡人知道了。”

朱襄跪坐在老秦王的床邊,垂著頭,心情很不好。

他在想,老秦王原本應該是什麽時候去世。

總歸不是這時候。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變故?和自己有關嗎?

可能真的有關。因為自己出現後,老秦王太忙碌了。

原本歷史中,老秦王雖然在長平之戰之後遭遇了挫折,但他也閑了下來,一直坐鎮鹹陽,從未離開過鹹陽宮。

老秦王在鹹陽宮中的工作,除了延續以往的政策,就是瞅準時機出兵,並不需要他花費多少精力。

何況一直待在鹹陽,他就沒有車馬勞頓折損精力。

自朱襄入秦之後,秦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朱襄要種田,老秦王就張羅著重新組織起一個龐大的官僚體系,配合朱襄推廣農田新技術勞作,並摳摳索索找錢去修水利;

朱襄說鹹陽學宮能吸引人才,老秦王就熬了好幾個晚上與卿大夫們徹夜長談,很快就修建了一座高大的鹹陽學宮,並制定了詳細的配套措施;

朱襄南下也給老秦王找了很多事,無論是李冰興修都江堰,還是李牧與楚國劃江而治,背後都有老秦王徹夜不眠的保駕護航。

秦國任何一個“新事物”,確實是朱襄牽頭,但背後繁瑣的工作都是老秦王和秦國朝堂的官吏們默默在做。

老秦王可能多疑,可能會暗戳戳地嚇唬人,但他在行動上也給予了朱襄最大的支持和信任,做到了他對朱襄的承諾——只要是對秦國好的事,朱襄盡管提,不用考慮什麽困難,一切有寡人。

老秦王和朱襄相遇的時候已經六十多歲,就算在現代社會都是退休人士,他的體力精力都已經衰敗。

秦國這時候進入高速發展,這位已經年過六十的老人艱難地駕駛著秦國這輛高速奔跑的戰車,在崎嶇險阻的路上疾馳。

即便有朱襄提供的美食讓他吃下更多的東西,即便看著秦國這輛戰車疾馳他的心情很好,但又怎麽能彌補老秦王耗費的心力?

朱襄只是一個人。就算有金手指,他也只是一介凡人。他連病都治不了,更治不了生老病死的命。

秦國越發好了,老秦王的政績越發顯赫了,但老秦王的壽命恐怕也因此縮短了。

特別是在老秦王在年邁七十的時候,千裏迢迢巡視江東這件事,給他岌岌可危的生命蠟燭又吹了一口氣。

朱襄下鄉的時候,小汽車行走在鄉間土路上,顛簸幾個小時都感覺渾身骨頭散架,完全提不起精神。

古代的路和馬車,就算擁有再多減震措施,都能把人顛得天旋地轉。若馬車稍稍跑快一些,坐馬車的人都能顛得腦袋和車頂演奏打擊樂。

坐船雖比馬車稍稍好一些,但在江水上晃久了,體力也在持續消耗中。何況濕氣過重,對老年人的身體也很有危害。

老秦王先坐馬車,到了漢水換成坐船,從鹹陽從西向東、從北到南,在華國地圖上斜跨了一條長長的線。

這麽長的旅途,一個七十歲的老人,怎麽可能承受得住?

宋朝時皇帝承諾不殺士大夫。當他們想要士大夫死的時候,就會不斷給士大夫遷官,從南遷到北,從東遷到西,讓士大夫在路上奔波勞累,活活累死病死在遷官的路上。

這可見長途跋涉對人的摧殘。

“你哭什麽?寡人還沒死。”老秦王沒好氣道。

朱襄抹了抹眼淚,道:“我只是在想,有什麽樣的大父,就有什麽樣的孫子。夏同和君上你一樣,明知道應該靜養,就是閑不住。”

老秦王更加沒好氣道:“寡人活過了七十,你說的那個夏同能活到七十?別拿我和他並列,你這是侮辱你的君王。”

朱襄不斷用袖口擦眼睛,眼淚怎麽也止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