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蔡澤慶賀禮(第3/6頁)

範雎、白起兩位病退致仕的老人被老秦王重新召回鹹陽宮。

廉頗也去了鹹陽宮。回到家中後,廉頗有空就擦拭盔甲和長劍,看上去終於下定了決心。

白起的表情似乎很遺憾。因為他病了。

雖然終於有了回到戰場的機會,但他的身體卻撐不住了,只能羨慕地看著飯量越來越大的廉頗,酸溜溜的眼神讓廉頗十分得用。

當嬴小政度過八周歲的生日後,他與雪姬一起,和朱襄同住鹹陽宮,陪伴著一直湯藥不斷,但就是不肯休息的老秦王。

老秦王偶爾會把嬴小政抱在懷裏,讓嬴小政幫他宣讀詔令。

太子柱繼位之後,子楚就會受封太子。

嬴小政還小,他現在還不會有封號。所以老秦王用這種方式告訴群臣嬴小政將來的位置。

時間轉眼就到了公元前255年的初夏。

在原本歷史中,秦軍應該已經攻破洛邑,俘虜周赧王,運九鼎歸秦。

之後秦王將降周王為封君,俘虜西周公,周朝徹底滅亡,後世史學家稱公元前255年為秦元年。

但在這個時空,秦國雖然更加強大了,攻打東周卻失利了。

魏國信陵君派人遊說燕國和趙國擯棄仇恨,與魏國暫時結盟,共同援救周赧王。

之後韓國、齊國先後出兵,五國進入洛邑,在周赧王的見證下再次簽訂合縱條約,共同對抗秦。

楚國本來也想加入,李牧突然北渡,連克楚國數座城池,兵鋒直指陳都。

在楚王大驚失色,集結大軍阻擋李牧的時候,李牧派人告訴楚王,自己可以無條件退兵,但楚國必須按兵不動,否則楚國敢往北邊派兵,他就敢再次率領軍隊北渡江水。

在李牧的威脅下,楚王屈辱地放棄了合縱,只能按兵不動。

李牧回到江水以南,陳兵江邊對楚國虎視眈眈,讓楚國不敢撕毀合約。

老秦王得知這個消息後,大笑不止,難得丟開手邊文書,睡了一夜的整覺。

將李牧所做之事傳回鹹陽宮的就是子楚。

子楚日夜兼程趕路回到鹹陽。朱襄看著子楚蒼白憔悴的臉色,欲言又止,最終保持了沉默。

在秦國面臨重大危機的時刻,他說什麽休息什麽健康都沒用,不如多做些事,減輕老秦王和子楚的負擔。

子楚回到鹹陽後,老秦王就吩咐準備傳位典禮,無論他是否崩逝,明年正月初一都會傳位太子柱。

在傳位典禮之前,他還有一筆賬要和楚國外戚算。

太子柱性情敦厚,即便拍著胸脯保證不會被楚國外戚壓制,老秦王仍舊擔心。所以他要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在他當秦王的最後時間,幫太子柱掃滅障礙。

雖然此事沒有波及華陽夫人和其弟弟,因為這兩人就只顧著享受榮華富貴,從未幹涉政務,但華陽夫人仍舊嚇得重病一場。

她強撐著病體,派人向雪姬送禮表示感謝。若不是雪姬早早提醒了她,她和她的弟弟可能就危險了。

看見華陽夫人這樣,夏姬物傷其類,也不由惶恐起來。

她終於開始反省,自己是不是應該和娘家稍稍疏遠一些,不要替韓國做事。

連占據秦國半壁江山的楚國外戚都在垂老的秦王手下搖搖欲墜,她和從未在秦國朝堂有過地位的韓國外戚算什麽?

楚國外戚也很驚訝,他們完全沒想過老秦王居然這麽瘋狂。

老秦王早就對楚國外戚不滿,但為何還要重用楚國外戚?這當然是因為秦國本土人才少。

秦國是中原人口中的蠻夷之地,建立客卿制度,就是吸引六國人才為秦所用。

論打仗,秦國人野蠻,可能不懼怕六國;但論治國,秦國朝堂沒有楚國外戚,就幾乎自斷一臂。

雖然這次老秦王南下,有些楚國外戚做得確實過了,基本等於謀逆。但他們也以為,自己不會這麽快被清算。

老秦王卻這樣做了。

當老秦王動手的時候,他們才知道為何老秦王膽敢如此瘋狂。

因為鹹陽學宮。

老秦王建立鹹陽學宮後,天下有許多賢才仰慕朱襄和荀子的名聲來鹹陽求學,其中不乏已經成名的人。

朱襄南下的時候帶走了一群優秀的學子,這些學子通過實踐,將自己所學與民生結合起來,接受了秦國人務實的風氣。這群人,補足了秦國朝堂的人才缺口。

老秦王強撐著病體,按照當初朱襄提議、眾位大臣完善的措施,在鹹陽宮召開了一次“殿試”,測試鹹陽學宮中有名望、或者跟隨朱襄時有實績的學宮學子,當場為他們排名次點官職。

近水樓台先得月,秦國貴族當然在鹹陽學宮建立的時候,就早早將自己家中得用子嗣送入學宮學習。

所以老秦王從鹹陽學宮弟子中選官,沒有威脅他們的利益。他們非常支持老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