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歸秦九鼎粟

公元前255年,本來應該是秦國奪取九鼎,在法理上實現了可以名正言順討伐天下的一年。

但這個時空,邯鄲之戰沒有發生,老秦王對內對外政策上都沒有失誤,還擁有了朱襄、藺贄、蔡澤、李牧、廉頗等名臣良將,對六國的威脅大大增加。

明明秦國更強大了,今年伐周取得的戰果還不如原本時空。

六國再次短暫聯合,要將秦國趕回函谷關。

被李牧阻了一手,原本楚國會參與的五國聯軍,現在齊國加入,仍舊是五國聯軍。名譽天下的信陵君魏無忌帶領著門客們身先士卒,冒著石塊和箭雨沖殺在最前方,極大鼓舞了五國聯軍的士氣,將圍攻洛邑的秦軍打退。

秦軍很多年沒有遭遇如此大的失敗。這場戰役的成功,極大地鼓舞了五國聯軍的士氣。

魏無忌已經和其他四國帶兵主將商量好,向西乘勝追擊,將被秦國占領的原三晉之地搶回來。

但當魏王收走魏無忌的兵權,並命令魏國退兵時,這一切都成了泡影。

魏國退兵後,韓王立刻就宣布退兵。

魏國、韓國、趙國都和秦國接壤。當秦國已經占領了上黨高地之後,魏國、韓國和秦國之間已經基本沒有大的山川河流阻攔,秦國隨時可以出兵滅掉這兩個國家。

現在秦國不出兵,不是打不過,只是擔心吞下去會消化不良。

但如果魏國和韓國做得過分了,秦國一定會給這兩個國家一個教訓。之前魏國是聯軍的主推手,如果秦人發怒,還有魏國頂著,韓王才敢跟著一起去敲邊鼓。

現在魏國退縮了,韓王當然立刻退縮,還派人向秦王送信,說自己錯了,等新王繼位,一定親自去向秦王朝賀。

這謙卑的姿態,就差沒直說,我韓國想當秦國的附屬國了。

韓非得知此事後,病得在床榻上躺了很久。他唯一會與他辯論的好友李斯趁機照顧他,與他關系拉近不少。

韓非是個知恩圖報的好孩子,且他本來也比較認可李斯的才華。雖然李斯的才華遠遠不如他,但比起鹹陽學宮大部分庸才還是好多了。

所以韓非在病床上感動地說,一定會想辦法完成好友李斯的願望,等朱襄公閑下來之後,就求朱襄公給李斯一個拜見的機會。

李斯也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他在韓非那裏做低伏小這麽久,練就了一副韓非說完上半句,他就能知道韓非下半句說什麽,可以立刻出言反駁的厲害本事。現在終於快得償夙願了。

可惜如今朱襄公在鹹陽宮,他可能要等到新秦王繼位之後,才有機會見到朱襄公了。

五國聯軍退了兩家,剩下趙、燕、齊三國面面相覷。

齊國的卿大夫們早就被秦國送來的重金腐蝕得差不多了,以前一直遊走在合縱邊緣。現在他們一看,如果還要打下去,恐怕要自己挑大梁,立刻也想退縮了。

只剩下趙、燕、齊三國在那裏撐著,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糧草。

之前趙國即將發生了大饑荒,廉頗才去搶掠燕國。現在雖然已經過去了幾年,但失去的人口和荒廢的土地都需要時間恢復。再加上兩國的政治都有長時間的動蕩,民眾休養生息的時間並不夠,所以糧草很不充足。

齊國在管仲當政的時候還比較重視農業生產,但之後齊國人發現海鹽等商業讓他們的生活更加富裕,再加上齊國土地鹽堿化嚴重,如果需要提高可耕種面積需要國家出面修建水利。齊國貴族肯定不願意花這個錢,所以齊國現在社會結構是以經商為主,糧食較為依賴進口。

魏國和韓國別看如今國土面積並不大,卻是五國聯軍中主要提供糧草的國家。他們一退出,聯軍立刻缺糧了。

李牧冒險北渡逼迫楚王按兵不動,觀察到五國聯軍的糧草問題,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楚國占有淮水以南長江以北大片耕種地區,糧草十分充足。只要不讓楚國入盟,以魏韓兩國的糧草,五國聯軍支撐不了多久。

即便蔡澤的離間計沒有奏效,魏無忌真能率領五國聯軍西征,糧草不足這件事也能成為引爆五國聯軍的一個關鍵點。

秦國與六國對抗,任何一件事都可能成為生死存亡的契機。對五國聯軍,秦國當然不會只用蔡澤離間計這一個手段。

離間計可能會讓五國聯軍群龍無首,廉頗和白起的震懾能降低五國聯軍的士氣,糧草的隱患讓五國聯軍即使取勝也不能持久……這些都是秦國組合計謀的一環。

這些組合計謀甚至不是秦國這群人才商議後決定,而是做了自己權力範圍內能做到的事,然後依靠賢臣良將之間的默契,和秦王強大而敏銳的觀察、統率能力,瓦解了五國聯軍合縱。

最終,齊國也退出了合縱。燕趙本就有仇,沒有其他國家作為緩沖,他們也立刻分道揚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