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鹽水煮豆子(第3/6頁)

廉頗派出廉原跟隨朱襄,就是廉原最長袖善舞,可以幫襯朱襄。他見朱襄情緒不對,以為白起訓斥了他,連忙幫朱襄打圓場。

白起慢悠悠道:“他想去挖石涅,我同意了,讓他將文書呈上來。一聽寫文書,他就滿臉痛苦。朱襄不是由藺相如教導嗎?他怎麽會厭惡寫文書?”

廉原嘴微張。

他完全沒想到朱襄公情緒低落,居然是自己在鬧脾氣。

不愧是朱襄公,見到武安君也完全不懼呢。

他猶豫了一下,用委婉的話解釋道:“朱襄公得藺卿和荀卿教導,學識自然不差,只是不喜寫文章。”

白起疑惑:“荀卿?難道是曾經稷下學宮的祭酒荀況?”

廉原道:“是。”

白起道:“藺相如和荀況都不像會縱容弟子的人,朱襄被他們教導,居然會不喜寫文章?”

廉原委婉道:“藺卿和荀卿當然有訓斥過,不過朱襄公每日都要出外巡視田地,十分勞累,他們舍不得訓斥太過。”

白起明白了。看來藺相如和荀況都很寵溺朱襄。

白起問道:“廉將軍也這樣?”

廉原想了想,道:“主父略好。”

略……白起再次明白了,看來廉頗也很寵溺朱襄。

他得到消息後,立刻回去找秦王分享。

還在一邊看曾孫黑歷史,一邊吃鹽水煮豆子,一邊笑的老秦王見白起回來,對白起招招手:“將軍也來看看,朱襄筆下政兒真有意思。你家兒孫是不是也這樣?”

白起先將朱襄正在收斂趙兵屍骨,之後要呈上文書帶人去挖石涅的事告知秦王,又將自己從朱襄護衛口中打探到的消息說與秦王聽。

他知道,秦王一定會關心朱襄曾經的生活和現在的人際關系,才好讓朱襄心甘情願入秦。

“荀況,哼。”秦王一聽到荀子的名字,臉立刻拉得老長。

秦國、歷代秦王和如今的老秦王沒少被儒家罵,什麽“儒不入秦”,秦王裝作不在乎,但心裏想著就是氣。

寡人可以不用你,但你們怎麽能嫌棄秦國和寡人!

不過荀子曾經入秦,雖然不肯來見他,但接受了範雎的召見,還誇獎了一番秦國。所以秦王對荀況沒有對其他儒者那麽厭惡。

至於荀況說秦國不修仁德,一定會滅亡的話,秦王就選擇性忽視了。

“子楚曾說,朱襄不僅是藺相如的門客,藺相如更視他如子侄。果然如此。”秦王感慨,“許明、相和、荀況居然也都圍繞在他身邊默默保護他,這個人,必須入秦。”

白起心裏就像是有手指在撓一樣。

既然君上你說朱襄必須入秦,又為何要讓朱襄回趙國,還同意朱襄主動找趙王送死?

白起再次詢問,秦王再次賣關子。

看著白起的面癱臉終於露出了郁悶的神色,老秦王開心極了,等用膳時不僅把秦軍好不容易打撈起來的河魚吃得幹幹凈凈,還多用了兩碗豆飯,喝了一大碗豆葉羹。

雖然朱襄帶來了新的糧草,但仍舊以豆子為主,所以老秦王還是每日吃豆飯喝豆湯。

他揉揉肚子,很想念鹹陽的美味。但長平有熱鬧看,先生又說太子幹得不錯,比起美味佳肴,還是留在長平一邊看熱鬧,一邊培養太子,更有意思。

當然,秦王從朱襄口中得知範雎心中的忐忑後,每隔幾日就提筆寫信給範雎,訴說自己對範雎的信任和看重,讓範雎千萬不要聽別人胡言亂語,白起這顆小星星怎麽比得過相國這輪明月?

範雎看到秦王的信,冷汗都嚇出來了。

白起在長平再次獲得大勝後,無論是秦國還是其他六國,都有人想要阻止白起的兵鋒,最好讓白起被冤殺。所以範雎最近被不少人遊說。

白起不僅擅長打仗,也擅長治理和撫民,簡直文武雙全;他現在功勞這麽大,秦國沒有人能比得上;他又是秦人,更受秦王重視。將來白起恐怕是周公姜尚之類的人物,相國你以後不能再站在秦王身邊了,你和秦王之間要隔著一個白相國了!

範雎雖然端著高深莫測的表情把這群說客都趕走了,但心裏已經有了些許忐忑。

秦國重軍功,白起又是秦人,秦王會不會真的讓白起躍於自己之上?

範雎入秦後第一個大功勞,就是讓秦王廢除了宣太後幹政的權力,將宣太後的弟弟穰侯、華陽君,以及宣太後喜愛的小兒子(也是秦王的胞弟)涇陽君、高陵君驅逐出國都,讓他們回到自己的封地,不再重用他們。

穰侯魏冉原本是秦國的相國。秦王將他免職後,範雎才成為相國。

魏冉年紀本來就大了,回到封地後越想越氣,把自己氣死了。所以範雎一直自認為魏冉與自己有仇。

白起升遷的路上曾被魏冉提拔,他和魏冉關系較為親近。所以範雎一直自認為,白起對自己肯定有怨恨,一旦躍居自己頭上,一定會想辦法為魏冉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