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鹽水煮豆子(第2/6頁)

不過他轉念一想,趙兵的武器都被收了起來,軍心也已經渙散,只想著怎麽種完土豆早日回家。除了一些出身士族的將領,恐怕不會有人會想生變。

這少數人生亂,武安君肯定有把握鎮壓,倒是自己可能會被連累。這或許是秦王和武安君對自己考驗之一?

白起等著朱襄問他為何敢將秦軍分散。朱襄臉色變化了一下,就露出了然的神色,看得白起心裏好奇無比。

朱襄究竟想通了什麽?是不是看穿了自己的意圖?

可惜他還要維持自己的形象,不能詢問。

“這附近有一種可以生火的黑色石頭,如果武安君相信我,請派人與我一起去挖掘這種石頭。”朱襄道,“武安君可聽說過石涅?”

“石涅”是《山海經》中對煤炭的稱呼。《山海經》成書時間在戰國末年到西漢初年這段時間,即使現在還沒有成書,書中的稱呼也應該是這一段時間眾人的共識。

白起眉頭一挑,道:“知道。這附近有石涅?”

白起當然知道石涅。

石涅又稱“每”(此時還沒有煤這個字)。《墨子》中記載守城的《備穴》一文記載,在地道戰中,在關鍵地點底層鋪四十斤“每”,“每”上方木炭,用蓋子蓋好。等敵人攻打時就佯裝被打敗,退兵之前點燃木炭,逃出地道後就把蓋子封死,熏死敵人。

春秋闔閭命幹將鑄劍,“鼓橐裝炭,金鐵乃濡”,“采炭於南山,故其間有炭瀆”,就是用煤炭鍛造鐵礦石。

雖然現在的技術只能開采地表煤礦,但無論是戰爭還是鍛造,這個時代的人早就用上了煤炭,白起自然也很用過。

白起提醒:“石涅多毒氣。”

朱襄道:“可以水車帶動輪軸,用水洗石涅,篩選出雜質較少的優質石涅。再改造爐灶,便可以使用石涅生火做飯取暖。”

朱襄只知道水洗煤,挑選精煤的原理,沒有實際操作經驗。但這個時代已經有通過水洗銅鐵礦石,挑選精礦的成熟技術。朱襄告訴了相和這個原理,相和立刻就能舉一反三,研究出水洗煤炭的簡易裝置。

地質和土壤成分的差異,對野生植株影響非常大。學農學的人,自然也要學地質地理。朱襄走遍全國山川河流尋找野生植株以培育良種的時候,也會記下一些礦產。

長平就在山西高平,煤炭資源十分豐富,大部分是地表和淺層就能開采,還有大量低灰低硫高熱值的高質量無煙煤。現在只有戰略優勢,田地土壤都在中下等的上黨郡,在朱襄眼中是一塊難得的寶地。

白起問道:“你還會采礦?”

朱襄道:“種地是和土地打交道,所以略知一二。”

白起一時間不知道怎麽回答朱襄。光是聽朱襄現在說的寥寥幾句話,這也不是“略知一二”吧?

“好。你把具體章程寫給我,我來安排。”白起道。他想,得找個時間問問許明和相和,朱襄究竟還有多少本事。

“啊?不能直接說,還要寫嗎?”朱襄開始頭疼。武安君你怎麽回事?怎麽和後世的大領導似的,動不動就是先寫個報告?

白起看見朱襄為難的模樣,不知為何,心情略有些愉快,他板著臉道:“我要呈給……”

他看了一眼天空。

大部分人還不知道秦王在軍營,白起沒有直說。

“好吧,我寫,我寫還不成。”朱襄嘟囔,“早知道把蔡澤帶來了,如果夏同沒走也好啊。對了,夏同說他現在在公子子楚門下當門客,武安君認識他嗎?”

夏同?白起心裏一琢磨,立刻就猜到這個“夏同”是誰。

公子子楚生母姓夏,這個不走心的假名,明顯就是公子子楚了。

公子子楚說他在公子子楚門下當門客?白起好奇,等朱襄到了秦國,公子子楚要怎麽解釋。

“不認識。”白起回答。

朱襄不疑有他。他的小夥伴夏同只是一個普普通通門客,高高在上的武安君不認識他太正常了。

對了,我也可以給小夥伴夏同寫信,讓他好好照顧政兒。

我這算不算在政兒他爹身邊有人?朱襄想著想著就笑起來。

白起一臉無語。這個年輕人傻樂什麽?怎麽面對著他還能走神,然後莫名其妙笑出來?

“趕緊去寫文書。”白起提醒。

朱襄臉上的笑容立刻垮了。他回頭叮囑了廉原幾句,扛著鋤頭,在幾個護衛的護送下,邁著沉重的步伐往住的地方走。

廉原是廉頗派來的親兵領隊。他雖不是廉家人,幾代人都跟隨廉家,已經被賜“廉”氏。

廉原沒和白起打過交道。他雖知道幾句秦話,但白起和朱襄說話速度太快,他沒聽清楚。

見朱襄情緒如此低落,廉原忍不住抱拳詢問道:“武安君,朱襄公年紀較輕,又不常與貴人打交道,不知禮節。他若有得罪,請你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