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開竅藥(第2/5頁)

他要敢認親,林白青就敢當場問,好好臊臊這個整天得瑟的壞老頭。

但楚春亭一生要強,怎麽會服輸給個小女孩,他勻了呼吸,緩緩坐到了輪椅上,溫聲說:“聽穆大夫說你們需要制一批開竅劑,據我所知……”

各大藥堂目前正在趕制的藥品有個統稱,就叫開竅藥。

開竅劑,是以芳香開竅藥為主配伍組成的,具有開竅醒神作用的,治療竅閉神昏證方劑的統稱。而幾乎所有的開竅藥都要用到龍腦,麝香,犀角等珍貴的原材料。

楚春亭提這個,大概是想著,拿自己的犀角跟她搞搞關系吧。

林白青既知他的意思,自然要故意刺刺這老爺子,她說:“我們的犀角足夠用,您的就存著吧,畢竟您無兒無女,還要靠它養老呢不是?”

這不紮心嘛,善良的,有孝心的大兒子早死,偏疼的小兒子巴不得他死。

楚春亭大手攥上椅背,眉毛豎了起來,滿眼精明與算計,語氣卻很溫和:“藥好治,但如今怕是難尋好金箔,我正好有一套‘打了戲’,匠人也是現成的……”

“我們有,我師父為人智慧,高瞻遠矚,早知道很多手工行業必將被機器取代,囤的手工金箔多著呢,夠我用很長時間的。”林白青說。

楚春亭顯而易見的失望,點了點頭,喃喃說:“有就好,有就好。”

所有的開竅藥,都會有一層包衣,它的包衣亦是藥的組成部分,叫金衣,它是將真金捶打成薄如蟬翼的金箔而制成的。

金箔也是一味藥,其功效為鎮靜,安神,解毒。主治驚癇,癲狂,心悸,瘡毒。

在宋代時,中醫就已經有了金箔包衣入藥的工藝,而因為黃金具有非常好的延展技術,所以古時手藝精巧的捶金匠人,不誇張的說,是能用一兩黃金捶出一畝三分地來的。

金箔入藥,只需要三寸見方,因為入藥用的少,它也不算一味太珍貴的藥材。

而自有它以來,金箔一直是匠人手工打造。

但現在的金箔都是現代工藝,機器來制了,當然,黃金也遠沒有手工打制時的那麽純,金箔也沒那麽薄了,價格還高了不少。

而手工打制金箔的技術中,最後一個環節就叫‘打了戲’,因為已經被淘汰了,匠人另謀生路了,‘打了戲’,也被楚春亭這種古玩大享囤起來當文物,奇貨可居了。

金箔地庫裏就有,但早晚會用完,而相較於機器制的,林白青當然也喜歡手工打制的,純度高,也夠薄夠韌,藥性還好。

不得不說,這老頭誘惑人心很有一套,犀角不成還有‘打了戲’。

但林白青都不會理他的。

欺負顧明也就算了,好歹有仇。

可楚青圖被他打壓了一輩子。

一個兒子,得多想逃離自己的父親,才會把勞改當成一種解脫。

林白青出來,正好碰上石大媽,端了一碗苦藥湯子,笑著說:“好久不見林東家了,楚老千盼萬盼,可算把你給盼來了。”

林白青端起藥湯聞了聞,問:“這藥怎麽這麽苦?”

“可不嘛,我聞著都覺得苦,楚老一天兩頓一口不落,喝的幹幹凈凈的。”石大媽說。

林白青想起來了,她給這老爺子的藥裏加了黃連,怪不得苦成這樣。

其實他藥方裏的黃連是可以用黃芩或者黃柏來替代的,老年人長期吃黃連也容易引起脾胃虛寒,腹脹,便溏,讓他脾胃受損,這樣於身體可沒好處。

她當時開黃連只是想讓老爺子嘴巴裏吃點苦頭,倒沒想弄壞他的身體,也是太忙給忘換了。

把藥端過來倒進花盆,她說:“今天讓他休息一天,熬點小米粥給他養養胃,明天開始我開新的方子。”她又問:“楚爺爺那大侄子呢,再沒來過?”

“你說楚三合呀,聽說上福州找神醫去了,楚老這邊不需要他的,什麽文化廳商務廳的,每天都有人來問候楚老,缺東缺西人家當時就送來了,我們什麽都不缺。”石大媽笑著說。

從窗戶往裏看,楚春亭坐在輪椅上,豎耳聽著,神情像個犯了錯的小孩子,正在聽家長和老師談話一樣,捕捉到她的眼神,立刻低頭假裝乖巧。

虎落平陽,梟雄沒路,也不過如今的楚春亭,但這是他該得的。

跟石大媽又閑聊了幾句林白青就離開了。

……

顧敖剛家的小崽是每天都需要針灸一次的。

但孩子不像大人,顧敖剛不可能每天都能把他哄睡著。

今天林白青去賓館,剛到門口,就聽到屋子裏傳來哇哇的啼哭聲。

她一敲門,啼哭聲止了。

開門,孩子就坐在地上,身邊有只小玩偶,是一個櫻桃小丸子。

昨天他一直睡著,林白青都沒看清楚孩子的相貌,此時才要細看,快兩歲半的孩子,發育太差,又瘦又小的,看起來頂多一歲多點的樣子,還是個嬰兒形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