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你以為這就算完了?(第4/4頁)

濟爾哈朗原本也覺得這樣會打破權力平衡,試圖阻止豪格,但最後也因為不占理只能退讓,還白白損害了他在朝中的權威,導致豪格的勢力愈發壯大。

沒辦法,當年濟爾哈朗跟多爾袞、布木布泰也有勾結利益交換,嚴格說起來,他在上太後徽號的過程中,也負有“監督不力”的責任。

你是輔政王,你看到當年這樣亂搞你怎麽不指正?現在還有臉說?

豪格只要在朝堂上,堂堂正正把這話甩出來,濟爾哈朗就只能找條地縫鉆進去了。

滿人的皇親近侍高官,因為這場變故再次洗掉了很多。而黃台吉繼福晉哲哲,也在豪格的力挺下,成了地位比布木布泰更尊貴的、有正式徽號的太後。類似於慈安生前對慈禧的壓制。

但事實上,哲哲本身就已年老多病,是個傀儡,什麽也幹不了。而且偏偏歷史上哲哲就是在順治六年五月份病逝的,享年五十一歲。

這一世,哲哲這種後宮隱居之人,其壽命自然也沒怎麽受外部世界蝴蝶效應的影響。

所以豪格剛完成新一輪集權大清洗、把她拱上位壓制布木布泰後沒兩個月,哲哲居然還是因歷史慣性病死了。

毫無疑問,哲哲的死沒有任何謀殺疑點,就是老死的。

可豪格卻緊張了,他好不容易徹底絕對壓住偽太後,剛拱上去的傀儡正牌太後卻死了,他豈能丟棄這顆好用的棋子?

所以哪怕哲哲完全是老死的,他也要徹查,看看是否有人在這個節骨眼上毒害太後,是否有“哲哲被上正式太後徽號後,利益有所損失的人心懷怨憤不軌”。

而這個“利益受損心懷怨憤”的人,除了布木布泰還能有誰?

豪格再次磨刀霍霍,準備畢其功於一役。

而他們內部宮廷鬥爭鬧騰了這好幾個月,外界也不可能一點風聲都聽不到。畢竟那麽多近侍親貴官員都被殺了,很多當初被多爾袞提拔起來的地方實權派,也開始提心吊膽,蠢蠢欲動。

尤其是消息傳到山西,本就素有反心的大同總兵姜瓖,愈發覺得這大清是徹底要完了,似乎眼下就是一個棄暗投明的天賜良機。